殿中侍禦史杜暐(wěi)曾經出使嶺外,走到康州,驛卒停下來,對杜暐說:“請躲避毒物。”
於是看見一條大蛇橫道向南麵遊去,長好幾丈,一隻龜在後麵追蛇。
大道南邊有棵大鬆樹。
蛇爬升到高枝上盤繞,垂下頭看著龜,龜也從樹下仰起鼻子,鼻子裏冒兩股青煙,直衝向蛇頭,蛇就身子裂開死去,掉到樹下。
又看見蜈蚣大得象一隻風箏。
牛肅曾用這件事去問康州的司馬狄公,狄公說:“從前天寶四年,廣府因為大海漲潮,漂上來一隻死蜈蚣,割下蜈蚣的一隻腿,就得到一百二十斤肉。到了廣州市,看見有人用籠子盛著兩個頭的蛇,到了人多的地方說:‘你們見過二頭蛇嗎?你們看見的兩頭蛇,蛇的兩個頭並列地生長,我現在的兩頭蛇和那種不一樣,蛇的兩端各有一個頭。想看看這種蛇嗎?’集市上的人請他把蛇拿出來看,就拿出了蛇,蛇有二尺長,頭長在首尾兩端。市集中有個賣藝的人,常以玩蛇為職業,每每拿著蛇,也不躲避毒害。看見了兩頭蛇,就用手拿過來,蛇咬了他的手,賣藝的人喊疼,把蛇扔在地上,給傷口上藥,治不好,那被咬的地方腫了,就逐漸地蔓延,一會兒全身都腫了,賣藝的就死了,身體腫得很大,他的骨肉都變成水,身子象個貯水的口袋。不多久水口袋破了口,就化光了。那個人和兩頭蛇也不見了。”
【原文】殿中侍禦史杜暐嚐使嶺外,至康州,驛騎思止,(“止”原作“上”,據明抄本改。)白曰:“請避毒物。”於是見大蛇截道南出,長數丈,玄武後追之。道南有大鬆樹,蛇升高枝盤繞,垂頭下視玄武。玄武自樹下仰其鼻,鼻中出兩道碧煙,直衝蛇頭,蛇遂裂而死,墜於樹下。又見蜈蚣大如箏。(“箏”字原空缺,據明抄本補。)牛肅曾以其事問康州司馬狄公,狄公曰:“昔天寶四載,廣府因海潮,漂一蜈蚣,死,剖其一爪,則得肉百二十斤。至廣州市,有人籠盛兩頭蛇。集人眾中言:‘汝識二首蛇乎?汝見二首蛇,則其首並出,吾今異於是,首蛇各一頭,欲見之乎?’市人請見之,乃出其蛇。蛇長二尺,頭在首尾。市人伶者,常以弄蛇為業,每執諸蛇,不避毒害。見兩頭蛇,則以手執之。蛇螫其手,伶者言痛,棄蛇於地。加藥焉,不愈。其齧處腫,遂浸淫,俄而遍身。伶者死,身遂洪大,其骨肉皆化為水,身如貯水囊。有頃水潰,遂化盡。人與兩頭蛇失所在。”(出《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