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境內有個雩都縣,過江向南走,離縣城三裏路,有個地方名叫夢口。
這裏有個岩洞,從外看形狀像石室。
很早的時候傳說這裏曾有神雞,顏色象上好的金子,從這個洞穴中出來,展翅盤旋飛翔,長長的鳴叫聲非常響亮,被人看見它就將身體縮進入洞中。因此稱此岩石為雞石。
過去有人在這座山旁邊耕種,看見雞出來遊戲,有一個身量高的人,手持彈弓射雞。雞遠遠地看見,便飛進洞裏,彈丸正打在洞上邊的岩石上。這塊岩石直徑六尺左右,向下垂正好遮住洞口,還留有一道縫,但不能再容下一個人。過去有人乘船,從下流回縣城,離這座山崖還有好幾裏時來了一個人,全身穿黃色的衣服,肩挑兩籠黃瓜,請求船主載上他。
上船之後,穿黃衣服的人討要吃的,船主給了他一盤酒食。
吃完,船到山崖。船主要瓜,黃衣人不給,並且向盤中唾唾沫。
而後徑直奔上山崖,一直進入石洞中。船主起初對黃衣人很氣忿,見他進入石洞,才知道是神異。
船主取過曾經裝過食物的器具觀看,隻見吐在盤子上麵的唾沫,全都變成了黃金。
【原文】南康雩都縣,跨江南出,去縣三裏,名夢口。有穴,狀如石室。舊傳嚐有神雞,色如好金,出此穴中,奮翼回翔,長鳴響徹。見之輒形入穴中,因號此石為雞石。昔有人耕此山側,望見雞出遊戲。有一長人,操彈彈之。雞遙見,便飛入穴。彈丸正著穴上石,徑六尺許,下垂蔽穴,猶有間隙,不複容人。又有人乘船,從下流還縣,未至此崖數裏。有一人,通身黃衣,擔兩籠黃瓜,求寄載之。黃衣人乞食,船主與之盤酒。食訖,至崖下。船主乞瓜,此人不與,仍唾盤內,徑上崖,直入石中。船主初甚忿之,見其入石,始知神異。取向食器視之,見盤上唾,悉是黃金。(出《述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