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年間,有個僧人信義學習佛教的禪宗理論,用三層台階八事學業,在化度寺建了一個叫“無盡藏”的倉庫。
貞觀時代開始以後,人們施舍的錢帛金玉,堆積在庫裏多得數不過來,常讓這個和尚在那裏看管。
這些財物分為三份,一份供給天下寺廟的修理費用,一份用來施舍給天下饑寒交迫的窮人,一份充當供佛用品和招待僧人。
男男女女禮拜懺悔的滿寺院都是,爭相施舍,都排不上號。
還有的人用好幾輛車送來錢和絹,卸完車就走了連姓名也不留。
貞觀年間,有個裴玄智,恪守戒律,專心勤奮。
進入寺裏灑水掃地,幹了十多年。
寺內的眾人因為他的品行沒有什麼缺點,就讓他看守那個倉庫。
後來他偷偷地盜走了黃金,前後拿走的,不知有多少,寺裏的眾人誰也沒有發現這件事。
因為他被派出去辦一件事,於是就沒再回來。
大家驚疑他為什麼這樣,到他的住處一看,見他題了一首詩:“放羊狼頷下,置骨狗前頭。自非阿羅漢,安能免得偷!”
再不知他到哪裏去了。
【原文】武德中,有沙門信義,(《兩京新記》“信義”作“信行”)習禪,以三階為業,於化度寺置無盡(“盡”原作“晝”,據許本改。)藏。貞觀之後,舍施錢帛金玉,積聚不可勝計。常使此僧監當。分為三分,一分供養天下伽藍增修之備,一分以施天下饑餒悲田之苦,一分以充供養無礙。士女禮懺闐咽,施舍爭次不得,更有連車載錢絹,舍而棄去,不知姓名。貞觀中,有裴玄智者,戒行精勤,入寺灑掃。積十數年,寺內徒眾,以其行無玷缺,使守此藏。後密盜黃金,前後所取,略不知數,寺眾莫之覺也。因僧使去,遂便不還。驚疑所以,觀其寢處,題詩雲:“放羊狼頷下,置骨狗前頭。自非阿羅漢,安能免得偷!”更不知
所之。(出《辨疑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