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王的部將陶璜,有一次挖地時在地洞中挖出一個東西,這東西白色,形狀像蠶,有好幾丈長,十幾圍粗,還不斷地蠕動,不知道是個什麼東西。
切開它的肚子,內麵像豬的脂肪,就用它作了肉羹,很好吃。
陶璜先吃了一碗,於是三軍將士們都吃光了。《臨海異物誌》這本書裏曾說過,有一種名叫“土肉”的東西,顏色是純黑的,像小孩手臂那樣大,五寸長,裏麵有腸子,沒有眼睛,有三十隻像女人頭釵樣子的腳。“土肉”最大的有一尺多長,可以吃它身子裏的肉,和別的肉味一樣。
還有一種陽遂蟲,背是青黑色,腸下白色,這種蟲子有五種顏色,長短大小都一樣,活著時蟲子是軟的,死後則變得又幹又脆了。
【原文】盧王將陶璜掘地,於土穴中得一物,白色,形似蠶,長數丈。大十圍餘,蠕蠕而動,莫能名。(“名”原作“多”,據明抄本改。)剖腹,內如豬肪,遂以為臞。甚香美,璜啖一杯,於是三軍盡食之。《臨海異物誌》雲,土肉正黑,如小兒臂大,長(“大”,“長”原作“長大”,據明抄本、陳校本改。)五寸,中有腸,無目,有三十足,如釵股。大者一頭長尺餘,中肉味。又有陽遂蟲,其背青黑,腸下白。有五色,長短大小皆等,不知首尾所在。生時體軟,死則幹脆。(出《感應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