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州百姓趙懷正,住在光德坊。

大和三年的時候,趙懷正的妻子賀氏,經常做些針線活掙些錢。

一天,有個人帶著一石枕來賣,賀氏用一隻玉環換下了石枕。

趙懷正夜晚枕著石枕睡覺時,感覺到枕中好象有風雨聲。

於是讓妻子和兒子各枕一晚,他們都沒什麼感覺,趙懷正枕著又有原來聲音,有時喧鬧聲讓他心跳而睡不著覺。

他兒子請求他把石枕砸碎看裏麵有什麼,趙懷正說:“如果砸碎它也不見裏麵有什麼,這樣就白白丟棄了一百錢的利啊。等我死後,你一定要把它砸碎。”

過了一年多,趙懷正得病而死。

他妻子讓兒子砸毀石枕看裏麵到底有什麼。

石枕砸碎後,裏麵有金銀各一錠,就象按模型澆注成的。

好象是事先量好了再鑄造一樣,金銀錠在裏麵沒有頭發絲大的縫隙,不知金錠和銀錠是怎樣進入石枕中。

金錠和銀錠各長三寸多,寬如大姆指。

賀氏於是賣了金錠和銀錠,辦理了家中的喪事又償還了欠債,沒有剩下一個錢。賀氏現住在洛陽惠節坊,段成式家裏的人雇她做針線活時,親耳聽見她說的。

【原文】汴州百姓趙懷正,住光德坊。大和三年,妻賀,常以女工致鏹。(“鏹”字原缺,據明抄本補。)一日,有人攜石枕求售,賀一環獲焉。趙夜枕之,覺枕中如風雨聲,因令妻及子各枕一夕,則無所覺。趙枕輒複舊,或喧悸不得眠。其子請碎視之,趙言:“脫碎之無所見,是棄一百之利也,待我死後,爾必破之。”經歲餘,趙病死。妻令毀視之,中有金銀各一鋌,如模鑄者。所函挺處,其模似預曾勘入,無絲發隙,不知從何而入也。梃各長三寸餘,闊如巨指。遂貨之,辦其殮及償債,不餘一錢。賀今住洛惠節坊,段成式家人雇其紉針,親見其說。(出《酉陽雜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