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魚

東方比較大的動物,是東海魚。

出海的人,在第一天遇見魚頭,走到第七天才遇見魚尾。

東海魚生產的時候那百裏方圓的海水都是血紅的。

【原文】東方之大者,東海魚焉。行海者,一日逢魚頭,七日逢魚尾。魚產則百裏水為血。(出《玄中記》)

南海大魚

嶺南節度使何履光,是朱崖人,住的地方靠近大海。

他說,親眼看見三件特別奇異的事。

其中之一是:海中有兩座山,相距六七百裏,晴朗的早晨遠遠地望去,山上一片青翠,好象就在眼前。

唐玄宗開元末年,海裏出現了大雷雨,雨中有泥,樣子象吹出的泡沫,天地之間都變得暗黑色,持續了七天。

有個從山邊來的人說,有條大魚,順著水流進入海中兩座大山之間,不能進退,時間一長,魚鰓掛在一個山崖上,七天以後,山崖裂了,魚因此才能離開。

雷聲就是魚的叫聲,雨泥是魚口中吹出的水沫,天地黑了,是魚吐出的水氣造成的。

其中之二是:海中有塊陸地,長和寬有幾千裏,陸地上有幾個東西,樣子象蟾蜍,大的周長有四五百裏,小的周長一百多裏。

每當到了十五這天夜裏,口中吐出白氣,向上同月亮相連接,與月亮爭輝。

其中之三是:大海中有座山,周長有幾十裏。

每年初夏的時候,就有一條大蛇象很高的山峰一樣,不知道它有幾百裏長。

唐玄宗開元末年,蛇在海裏飲水,海麵降低了十多天。

樣子象很渴,用身子繞著那座山一共繞了幾十圈,然後才低下頭來喝水,喝了很久,又被海中的大動物吞吃了,大約半天時間,那座山就崩裂了,蛇和山都吞光了,也不知道吞吃它們的是什麼動物。

【原文】嶺南節度使何履光者,朱崖人也。所居傍大海,雲,親見大異者有三:其一曰,海中有二山,相去六七百裏,晴朝遠望,青翠如近。開元末,海中大雷雨,雨泥,狀如吹沫,天地晦黑者七日。人從山邊來者雲,有大魚,乘流入二山,進退不得。久之,其鰓掛一崖上,七日而山拆,魚因而得去。雷,魚聲也;雨泥,是口中吹沫也;天地黑者,是吐氣也。其二曰,海中有洲,從廣數千裏,洲上有物,狀如蟾蜍數枚。大者周回四五百裏,小者或百餘裏。每至望夜,口吐白氣,上屬於月,與月爭光。其三曰,海中有山,周回數十裏。每夏初,則有大蛇如百仞山,長不知幾百裏。開元末,蛇飲其海,而水減者十餘日。意如渴甚,以身繞一山數十匝,然後低頭飲水。久之,為海中大物所吞。半日許,其山(“為海中大物所吞半日許其山”十二字原缺,據明抄本補。)遂拆,蛇及山被吞俱盡,亦不知吞者是何物也。(出《廣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