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翊郡的嚴生,家在漢南,曾經在遊峴山的時候得到一樣東西。
這東西狀如彈丸,色黑,比彈丸大,發光,看上去光潔清徹,像冰塊一樣。
嚴生把它拿給人看,有人說這是一枚珍珠。
嚴生就給它起名叫“彈珠”,平常放到箱子裏。
以後嚴生遊長安,在春明門遇到一個胡人,那胡人拉住他說:“您身上帶有奇寶,能讓我看看嗎?”
嚴生就把珠拿出來給他看。胡人高興地說:“這是天下的奇貨呀,我願意出三十萬錢買它!”
嚴生說:“這寶貝有何用,能值這麼多錢?”
胡人說:“我是西域人。此珠是我國的至寶,國人叫它清水珠。如果把它放到渾水裏,水就會澄清。自從丟失此寶,將近三年了,我國的井泉全都渾濁了,國人
都病了,所以才翻山過海來中國找它,現在果然從你這裏找到了它。”
胡人立即讓人打來一盆渾水,把珠子扔進去。
不大一會兒,水就變得清亮明徹,纖毫可辨。
嚴生於是把珠子賣給胡人,獲三十萬而去。
【原文】馮翊嚴生者,家於漢南,嚐遊峴山,得一物。其狀若彈丸,色黑而大,有光,視之潔徹,若輕冰焉。生持以示於人。或曰:“珠也。”生因以彈珠名之,常置於箱中。其後生遊長安,乃於春明門逢一胡人,叩焉而言:“衣橐中有奇寶,願有得一見。”生即以彈珠示之。胡人捧之而喜曰:“此天下之奇貨也,願以三十萬為價。”曰:“此寶安所用?而君厚其價如是哉!”胡人曰:“我西國人。此乃吾國之至寶,國人謂之清水珠。若置於濁水,泠然洞徹矣。自亡此寶,且三歲,吾國之井泉盡濁,國人俱病。故此越海逾山,來中夏以求之。今果得於子矣。”胡人即命注濁水於缶,以珠投之。俄而其水澹然清瑩,纖毫可辨。生於是以珠與胡,獲其價而去。《宣室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