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東海郡的蔣潛,有一次來到不其縣。

見林下有一具屍體。屍體已經腐爛,烏鴉來啄食死人肉。

總能看到一個三尺來高的小孩前來驅趕烏鴉,烏鴉才飛起。

如此往複好幾次。蔣潛覺得奇怪,就走近去看。他看到死人頭上佩戴一枚通天犀導。價值數萬錢。

他就拔取了這枚犀導。他走後,一群烏鴉爭集而來,沒有人再來驅趕。

後來蔣潛把這一犀導獻給晉武陵王。

武陵王死後,此犀導又被施舍給僧人。

王武剛用九萬錢把它買下。

後來又落到褚太宰手裏。褚太宰又把它送給齊國前丞相豫章王。

豫章王死後,其妻江夫人就把它弄斷做成釵。每天夜裏,總能聽見一個男孩繞床頭啼叫道:“你為什麼要殺害我?我一定要報複的!無論如何也不能忍受這樣的冤枉和殘酷!”

江夫人對此又膩煩,又畏懼,一個多月以後就死了。

【原文】晉東海蔣潛,嚐至不其縣。見林下踣一屍,已臭爛。烏來食之。輒見一小兒,長三尺許,來驅烏。烏乃起。如此非一。潛異之,乃就看之。見死人頭上著通天犀導,價數萬錢,乃拔取之。既去,眾烏爭集,無複驅者。潛後以此導上晉武陵王。王薨。以襯眾僧。王武剛以九萬錢買之。後落褚太宰處。褚以餉齊故丞相豫章王。王死後。內人江夫人遂斷以為釵。每夜,輒見一兒繞床頭啼叫雲:“何為見屠割?必當相報:終不獨受枉酷。”江夫人惡之。月餘遂薨。(出《續齊諧記》)

釋義:用犀角製成的導發具。古人用以引發入冠幘。《南史·褚澄傳》:“﹝

褚澄 ﹞又贖 彥回

介幘犀導及 彥回

常所乘黃牛。”參閱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冠冕首飾·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