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年間,有一個姓李的女子嫁給一個姓賀若的為妻。
賀若死了。姓李的就出家當了尼姑,法號真如。
她的家在鞏縣孝義橋,因為她品行高潔,所以遠近聞名,人人敬佩。
天寶元年七月七日,真如在精舍窗外洗漱,忽然有一團五色的雲氣,從東方飄來。雲霧中伸出一隻手,卻看不到人的身形。
那隻手徐徐地把一個錦囊交給真如說:“珍藏它,千萬不要告訴別人。”
真如謹守秘密,不敢有所閃失。
天寶末年,安祿山作亂,中原一時間人心慌慌,人們一齊向南奔逃。
真如也不例外,輾轉流落到楚州安宜縣。
肅宗元年,建子月十八日夜間,真如在自己的住處,忽然看見兩個穿黑衣服的人。兩個黑衣人拉著真如向東南方向行走。
走了五六十步,麵前出現一城。城的建築雄偉壯觀,城下的兵衛齊整嚴肅。
進到城裏之後,見城中有大殿。殿上,一人穿紫衣,戴寶冠,被稱作天帝。
又有二十多人,衣冠和天帝差不多,被稱為諸天。
諸天入座之後,才讓真如進去。
然後諸天互相議論道:“人世間喪亂的時間很久了,殺人太多了,腥臭汙穢之氣直衝雲天,不知如何才能拯救?”
一個諸天說:“不如用神寶把邪惡之氣壓住。”
又一個諸天說:“那就應該用第三件寶貝。”
又一個諸天說:“現在邪惡之氣正盛,汙穢之物會聚,第三件寶貝怕不能取勝,得用第二件寶貝才能息兵平亂。”
天帝說:“說得對!”
於是取出寶貝交給真如說:“你去讓刺史崔侁把這事奏明天子。”
又對真如說:“以前交給你的小囊,裏邊裝有五件寶貝,一般官員可以觀看。
現在給你的八件寶物,隻有做帝王的可以看。你千萬不要弄錯了。”
於是就詳細地將寶物的名稱、用法講授給真如。
而後又讓黑衣人把真如送回來。
第二天,真如到縣府向縣令王滔之言明此事。
王滔之具狀向州裏告。州裏得到王滔之的狀子,正趕上刺史馬上就要出行,他便把縣裏的狀子交給從事盧恒說:“安宜縣有個妖怪尼姑的事兒,太怪了,你趕緊去過問一下。”
盧恒便來到安宜縣,審問真如,要按王法懲辦她。
真如說:“上帝有命令,誰敢違抗?再說這些寶貝也不是人工所能做出來的,又何必多疑呢?”
於是她就把錦囊中的五件寶貝展示給盧恒。
第一件叫“玄黃天符”,形如笏板,長有八寸多,寬三寸,上圓下方,接近圓的地方有小孔,是黃玉做成的,顏色像蒸熟的栗子,深沉如凝脂。有此寶可避人間兵疫邪癘。
第二件叫“玉雞”,羽毛和花紋全都具備,是白玉做成的,做帝王的用孝道治理天下,這寶貝就能在人間出現。
第三件叫“穀璧”,也是用白玉做成,直徑五六寸,上麵米粒狀的花紋,和雕刻出的沒什麼兩樣,做帝王的得了它,能讓天下的五穀年年豐收。
第四件叫“王母玉環”,兩隻,也是白玉製成,徑六寸,做帝王的得了它,能讓外國歸順。
這些寶貝件件都光彩煥然,不同尋常。
盧恒說:“這些玉都是真的,可怎麼知道它們是寶呢?”
真如便把五件寶貝全都端出來,往空中一舉,寶光全都射向太陽,光芒萬丈,仰望望不到盡頭,盧恒和縣吏一塊觀看,都感到驚異。
第二天崔侁來到,盧恒便對他說:“這些寶物可能是天賜的,不是人能辦到的。”
崔侁又查驗一番和盧恒說的一樣。
他驚歎不已,就報告給節度使崔圓。
崔圓覺得挺怪,把真如傳來,要一樣一樣地驗看寶貝。
真如說不行,崔圓非看不可,真如拗他不過,隻好又拿出那八件寶物給他看。
第一件是“如意寶珠”,形狀是正圓形的,雞蛋大小,光色晶瑩明澈,放在屋裏,明如滿月。
第二件是“紅靺鞨(mòhé)”,像一個大栗子那麼大,像個紅色櫻桃那樣又紅又軟,看上去很容易弄碎,觸一下,才知道既堅硬又沉重,很難擊破。
第三件是襖奴珠,其形狀像個圓環,四分缺一直徑足有五六寸。
第四件是“玉印”,半隻手大小,上麵的花紋像粗而凹陷的印文,中間填上東西便現出形來。
第五件是“皇後采桑鉤”,二枚,長五六寸,筷子那麼粗,像金的,又像銀的,還像熟銅的。
第六件是“雷公石”,兩枚,形狀像斧,長四寸,寬一寸左右,沒有孔,細膩光滑酷似青玉。
把這八寶放在日下,隻見白氣連天;把它們放到屋裏,則見燭光如月。
至於那鎮壓邪惡腥穢的辦法,真如秘而不宣,誰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