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穀先生是戰國晉平公時候的人。

因為隱居在鬼穀山中,所以就用鬼穀作了他的名號。(鬼穀子原來是道號!)

鬼穀先生原來姓叫王叫利,曾住在清溪山裏。

戰國時的蘇秦、張儀曾向鬼穀先生學習“合縱連橫”的思想。

他們兩人打算去遊說各國的諸侯,用智謀和欺詐來互相傾軋爭鬥,而不是用道家的思想(至道:有點至理名言的意思,高深玄妙的道!)去教化諸侯們。

所謂的至道是高深又微妙的,不是平庸淺薄之輩有資格得到傳授的。(天賦很重要,悟性也很重要)

鬼穀先生因為他所追尋的道被人們廢棄到幾乎要失傳(的地步)而痛心疾首,常常一麵流著淚一麵給蘇秦、張儀講解道家理論,但蘇秦、張儀始終不開竅。(這兩人很厲害了,都沒能領悟?)

後來他倆學成離開鬼穀子,他就給了他們一隻鞋,那鞋就變成了一隻狗。

這狗向北帶著蘇、張二人,當天就到了秦國。(這是高鐵嗎?)

鬼穀先生專心致誌地修道,為人樸實無華從不鋒芒外露。

在世間活了好幾百年,後來不知去了哪裏。(神人最後都是消失的!)

秦始皇在位時,西域的大宛國有很多含冤而死的人躺在在野外的路兩旁。

有一種鳥銜來了一種草,蓋在死人臉上,死人就複活了。(起死回生的東西,玄幻小說題材!)

官府把這事報告給秦始皇,秦始皇就派人帶著那種草去請教鬼穀先生。

先生說:“大海之中有十座仙洲,它們是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光生洲、鳳麟洲、聚窟洲,這種草是祖洲的不死草。

生長在瓊玉的田地裏(瓊田,怎麼翻譯好?),也叫養神芝。

這種草的葉子像菰gū米(水邊長的植物),不叢生(意思很難找?)。

一株不死草,就可以救活上千的人。”

【原文】鬼穀先生,晉平公時人,隱居鬼穀,因為其號。先生姓王名利,亦居清溪山中。蘇秦、張儀,從之學縱橫之術。二子欲馳騖諸侯之國,以智詐相傾奪,不可化以至道。夫至道玄微,非下才得造次而傳。先生痛其道廢絕,數對蘇、張涕泣,然終不能寤。蘇、張學成別去,先生與一隻履,化為犬,北引二子即日到秦矣。先生凝神守一,樸而不露。在人間數百歲,後不知所之。秦皇時,大宛中多枉死者橫道,有鳥禦草以覆死人麵,遂活。有司上聞,始皇遣使賚草以問先生。先生曰:“巨海之中有十洲,曰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長洲二字原缺,據黃本補)元洲、流洲、光生洲、鳳麟洲、聚窟洲、此草是祖洲不死草也。生在瓊田中,亦名養神芝。其葉似菰,不叢生,一株可活千人耳。(出《仙傳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