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王次仲者,古之神仙也。當周末戰國之時,合縱連衡之際,居大夏小夏山。以為世之篆文,功多而用寡,難以速就。四海多事,筆紮所先。乃變篆籀之體為隸書。始皇既定天下,以其功利於人,征之入秦,不至。複命使召之,敕使者曰:“吾削平六合,一統天下,孰敢不賓者!次仲一書生而逆天子之命,若不起,當殺之,持其首來,以正風俗,無肆其悍慢也。”詔使至山致命,次仲化為大鳥,振翼而飛。使者驚拜曰:“無以複命,亦恐見殺,惟神人憫之。”鳥徘徊空中,故墮三翮(hé),使者得之以進。始皇素好神仙之道,聞其變化,頗有悔恨。今謂之落翮山,在幽州界,鄉裏祠之不絕。(出《仙傳拾遺》)
王次仲是古時的神仙。
正處在周朝末年的戰國時代,各國正互相紛爭征伐,策士們到處遊說“合縱連橫”策略的時候,王次仲正住在大夏山小夏山中。
他認為當時通行的篆體字,寫起來很費事而用處不廣,而且人們很難在短時期內學會寫篆字,現在天下這麼紛亂,事情繁雜,文字的普及是很重要的。
王次仲就把篆體和籀(zhòu
先秦一種文字字體)簡化變成了隸書體,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認為王次仲改革文字為統一大業立下了功勳,就請他到秦國來作官,但王次仲拒絕了。(仙人是隨便請的動的?)
秦始皇就又派了使者去傳詔讓王次仲入秦,並對使者說:“我征服了六國的諸侯國,統一了天下,誰敢不臣服我!王次仲不過是一個書生,竟敢違抗天子的聖命,何等狂妄。這次你去召他,他如果再不來,就殺掉他,提他的頭來見我,以正法紀,讓他這種人再不敢傲慢抗上!”
使者到了山裏見到王次仲,宣示了秦始皇的詔命,王次仲立刻變成一隻大鳥振翅飛去。
使者又驚又怕跪在地上不住的磕頭哀求說,“您這樣可叫我怎麼回去向皇上交差啊?皇上非殺了我不可,請大仙神憐憫於我!”
那大鳥在空中盤旋了半天,故意落下三根翎毛,使者隻好拿著這三支羽毛回去向秦始皇複命。
秦始皇向來愛好修道求仙的事,聽使者說王次仲已經變成了神仙,非常悔恨。
現在王次仲變大鳥的地方就叫“落翮山”,在現在的河北(古幽州),老百姓一直在祭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