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安世是京城人,給權叔本家裏雇去(當傭人)。

他為人慈善厚道,走路時如果遇見禽獸,他就躲到道旁,不驚動它們,從來不踩死一隻小蟲,也從不殺生。

陳安世十三歲時,他的主人權叔本非常愛好修道成仙的事,有兩位仙人,假托(變化)為書生,跟著叔本漫遊各地以考察他,但叔本不知道兩位書生是神仙。

時間長了,叔本對二位書生就有些怠慢了。

有一次,叔本在家裏吃美味的食物。

兩個書生來到門外,問陳安世叔本在不在家,安世說在家,就進去告訴叔本。

叔本打算出門去迎接兩位書生,他老婆一把拉住他說:“兩個餓急了的書生,又要來咱家飽餐一頓,別理他們!”

於是叔本就讓安世出門去對書生說自己不在家。

兩位書生說:“你剛才說他在家,現在又說不在,這是怎麼回事呢?”陳安世說,“是主人讓我這樣說的。”(這人還真老實!)

兩位書生見安世這樣誠實,就說,“權叔本這人修道好多年都很勤奮,但我們兩人來考察他,他卻懈怠了,這是他自己失去了得道的機會,將要成功時卻要失敗了。”(往往成功和失敗隻是差了一小步!)

接著就問陳安世:“你貪玩嗎?”

安世說:“我不愛玩。”

又問:“你喜歡修道嗎?”

安世說:“我愛好道術,但是不知道該怎麼做。”

兩位書生說:“你如果真的愛好道術,明天早晨在路北的大樹下等著我們。”

安世記住了,第二天很早就到大樹下等著,一直等到太陽落山,也不見一個人來,就打算回去,說:“書生一定是欺騙我呢。”

沒想到兩個書生突然出現在他身邊,喊他說:“你怎麼來得這麼晚呀?”安世說:“我早就來了,一直沒看見你們呀!”

兩個書生說:“我們就坐在你身邊嘛。”

兩位書生約會了安世三次,安世三次都是早早就來等著。

二書生經過考驗,知道安世可以受教了,就給了安世兩枚藥丸,並告誡說:“你回去以後,不要再吃飯,睡覺也單個兒睡在另一個地方。”

安世遵照二書生的話做了,二書生就常到安世住處來。

權叔本奇怪地說:“安世一個人住在空屋子裏,怎麼常聽見他和別人說話的聲音呢?”權叔本一進他屋裏,卻看不見什麼人在屋子裏。

就問安世道:“我剛才聽見你屋裏有好幾個人說話,現在卻看不見有人,是怎麼回事?”

安世回答說,“是我在自言自語。”

叔本發現安世不吃飯光喝水,而且獨自住在別處,疑心他不是個平常人,自己知道自己做錯了,失去了得道的機會,就感歎地說:“一個人有無道德修行不在年紀大小。父母生了我,但沒有師長的指點我就不可能得道長生。先得到道術的,就是我的老師。”

於是叔本心甘情願地給安世當徒弟,每天向安世跪拜求教,為安世清理打掃房間。後來安世修煉成功,白日升天成仙,臨升天之前,安世把修道的秘訣傳授給叔本,叔本也得道成仙,升天而去。

【原文】陳安世,京兆人也,為權叔本家傭賃。稟性慈仁,行見禽獸,常下道避之,不欲驚之,不踐生蟲,未嚐殺物。年十三四,叔本好道思神,有二仙人,托為書生,從叔本遊,以觀試之。而叔本不覺其仙人也,久而意轉怠。叔本在內,方作美食,而二仙複來詣門,問安世曰:“叔本在否?”答曰:“在耳。”入白叔本,叔本即欲出,其婦引還而止曰:“餓書生輩,複欲來飽腹耳。”於是叔本使安世出答:“言不在。”二人曰:“前者雲在,旋言不在,何也?”答曰:“大家君教我雲耳。”二人善其誠實,乃謂“叔本勤苦有年,今適值我二人,而乃懈怠,是其不遇,兒成而敗。”乃問安世曰:“汝好遊戲耶?”答曰:“不好也。”又曰:“汝好道乎?”答曰:“好,而無由知之。”二人曰:“汝審好道,明日早會道北大樹下。”安世承言,早往期處,到日西,不見一人,乃起欲去,曰:“書生定欺我耳。”二人已在其側,呼曰:“安世汝來何晚也?”答曰:“早來,但不見君耳。”二人曰:“吾端坐在汝邊耳。”頻三期之,而安世輒早至。知可教,乃以藥二丸與安世,誡之曰:“汝歸,勿複飲食,別止於一處。”安世承誡,二人常來往其處。叔本怪之曰:“安世處空室,何得有人語?”往輒不見。叔本曰:“向聞多人語聲,今不見一人,何也?”答曰:“我獨語耳。”叔本見安世不複食,但飲水,止息別位,疑非常人,自知失賢,乃歎曰:“夫道尊德貴,不在年齒。父母生我,然非師則莫能使我長生。先聞道者,即為師矣。”乃執弟子之禮,朝夕拜事之,為之灑掃。安世道成。白日升天。臨去,遂以要道術授叔本,叔本後亦仙去矣。(出《神仙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