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歸舜是吳興人。隋文帝開皇二十年時,柳歸舜從江南乘船去巴陵,江上起了大風,把船吹到君山(又名湘山,在湖南洞庭湖中)下麵,隻好拴船登岸。
順著小路不覺走了四五裏,興致很高地跨過小溪山澗,也不順著路走了。
忽見道旁有一塊大石頭,整個石頭都透明錚亮,又圓又平,方圓六七畝大小。
石外都長滿了翠綠的竹子,像盆口那麼粗,有一百多尺高,頂端都觸到了雲彩,鬱鬱森森映著藍天。
一陣清風吹過,竹林發出了動聽的音樂聲。
大石的中央長著一棵樹,一百多尺高,枝幹是彩色的,樹葉有盤子那樣大,花的直徑有一尺寬,花瓣深藍色,花中飄出奇異的香氣籠罩著周圍,如煙似霧。
樹上有好幾千隻紅嘴綠毛二三尺長尾巴的鸚鵡上下翻飛,互相叫著彼此的姓名,有的名叫“武遊郎”,有的名叫“阿蘇兒”,有的叫“武仙郎”,有的叫“自在先生”,還有的名叫“踏蓮露”、“鳳花台”、“戴蟬兒”、“多花子”。
有個鸚鵡唱著歌,並說:“我這個歌兒是漢武帝時的鉤弋夫人常唱的,歌詞是‘戴蟬兒,分明傳於君王語。建章殿裏未得歸,朱箔金缸雙鳳舞’。”
名叫阿蘇兒的鸚鵡說:“我記得阿嬌聽了這個歌以後在深宮裏流淚了。”
接著就唱道:“昔請司馬相如為作《長門賦》,徒使費百金,君王終不顧。”
這時又有隻鸚鵡開始背誦司馬相如的《大人賦》。這鸚鵡背完了《大人賦》後說:“我當初學這首賦時,被趙昭儀用頭上的寶釵狠抽了一頓,當時把我痛壞了,但我到底還是背出來了,成了我的一件絕活兒。”
名叫武遊郎的鸚鵡說:“我當年見過漢武帝,他乘著鑲金的船在宮中的積翠池裏泛遊,自己吹起了紫玉笛,吹得十分動聽,皇上十分高興,李夫人就伴著笛子唱起了歌,歌詞是:‘顧鄙賤,奉恩私。願吾君,萬歲期。’”
這時叫武仙郎的那隻鸚鵡就問柳歸舜,“你貴姓?排行第幾?”
柳歸舜說:“我姓柳,排行十二。”
鸚鵡說:“柳十二郎從哪裏來?”
柳歸舜說:“我要去巴陵,遇到大風船靠了岸,一時高興走到了這裏。”
武仙郎就說:“柳十二郎由於遇風得以來到這仙境,這真可謂因禍得福了,然而我隻是一隻鳥,不能為你效什麼力。不過我可以為你轉達桂家三十娘子,請她接待你。”
說完就向遠處喊道:“阿春,來客人了!”立刻空中就有幾團紫色的雲從西南飛來,離地麵一丈多高時雲彩漸漸散去,露出了垂著綠簾幕的紅樓,樓閣上一重重門窗十分華麗,整個樓立在那塊大石上。
這時一個青衣女子從樓門裏走出來,看年紀有十三四,身穿綴有珠翠的衣服,容貌美麗,女子對柳歸舜說:“我家三十娘子讓我轉告郎君,我的家太偏僻了,使你來一趟這麼辛苦勞累。不知郎君從早晨到現在用飯了嗎?請先稍坐,立刻給你開飯。”
接著就有女子捧著水晶做的坐榻,柳歸舜謝了坐。這時那位阿春姑娘就說:“‘鳳花台’,你這個鸚鵡為什麼不好好接待客人呢?三十娘子因為黃郎不在家不便出來接待客人。你們如果怠慢了客人,看不像上次那樣捶你們!”
這時立刻有一個鸚鵡飛到柳生麵前說:“我就是鳳花台。最近我寫了一首詩,不知柳郎願不願意聽一聽?”柳歸舜說:“我平生最喜歡詩詞,當然願意聽。”
鳳花台就說:“我昨天飛過蓬萊仙洲上的玉樓時作了一首詩:露接朝陽生,海波翻水晶。玉樓瞰寥廓,天地相照明。此時下棲止,投跡依舊楹。顧餘複何忝,日侍群仙行。”
柳歸舜說:“這首詩真是美極了,誰是你作詩的老師呢?”
鳳花台說:“我在王丹身旁一千多年,杜蘭香教給我修道的秘文,東方朔傳給我道術的秘訣。當時漢武帝想給朝裏選拔太中大夫,就在石渠署召見揚雄、王褒等文人,命他們作賦和頌,我才從他們那裏學到了箴論。到三莽之亂時,我才回到江南吳地,後來朱然又把我要了去,又把我轉贈給陸遜,從他那兒我又見識了陸機、陸雲文章,我也學著寫文章,後來陸機、陸雲被殺,我才來到了這裏。我不知道當代在文章上麵誰是宗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