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通初年,有個進士叫張辭,考試下第,以後經常到淮海一帶去遊曆,很有道術,平時養氣,不吃五穀,喜歡飲酒迷戀下棋。
有個住在郊野的人把修煉丹藥當作大事,有一天被張辭看到了,就把那人大大譏笑了一番,他提筆在人家牆壁上題了一首詩說:“爭那金烏何,頭上飛不住。紅爐漫燒藥,玉顏安可駐。今年花發枝,明年葉落樹。不如且飲酒,朝暮複朝暮。”
人們都覺得這事奇異。
張辭本性不喜歡打扮自己,常光顧酒肆這是因為他好酒的緣故。
有人請他飲酒,如果他滿意,就用紙剪二三十枚蝴蝶,用氣一吹,這些蝴蝶就成排地飛,這樣過了很長時間,他就用手指去把它們回收回來,不一會兒都收在手上。
見到這個法術的人請求向他學習,他就用別的事推辭。
他曾經遊過監城,多次被酒醉倒。
一夥行為不端的人想趁他酒醉去試他,互相爭著與他較量力氣。
縣令偶然看見了,就把張辭等都抓起來。
張辭酒醒以後,就以述德陳情為內容寫了二首詩去獻給縣令,縣令就立刻把他釋放了。
所記得的一篇是這樣寫的:“門風常有蕙蘭馨,鼎族家傳霸國名。容貌靜懸秋月彩,文章高振海濤聲。訟堂無事調琴軫,郡閣何妨醉玉觥。今日東漸橋下水,一條從此鎮常清。”
從此以後,縣令很讚賞張辭的才華,接著又請求向他學道,早晨晚上還筵請招待他,想要讓他傳法術。
張辭認為縣令是貴家子弟,年紀輕輕就做大縣縣令,經常追求聲色狗馬,顧不上刻苦鑽研道家奧妙,於是贈詩來開啟他的誌趣,詩中寫道:“何用梯媒向外求,長生隻合內中修。莫言大道人難得,自是行心不到頭。”
後來他要離開,就在琴堂書寫一首詩來告別。
後人普遍傳說張辭在江南飛升成仙。
張辭當初離去那天,乘著酒醉就要了一張紙,在廳前剪了兩隻鶴,用水噴了它們,不一會兒鶴就飛起來。
張辭就對鶴說:“你們可以先走,我隨後就來。”
當時縣令也喝醉了,來不及約束留下他,張辭終於能夠離去。
他所題寫的詩是:“張辭張辭自不會,天下經書在腹內。身即騰騰處世間,心即逍遙出天外。”
這事至今還被江淮一帶好事的人所傳說。
【原文】鹹通初,有進士張辭,下第後,多遊淮海間,頗有道術。常養氣絕粒,好酒耽棋。鄙人以爐火藥術為事,一旦睹之,乃大哂,命筆題其壁雲:“爭那金烏何,頭上飛不住。紅爐漫燒藥,玉顏安可駐。今年花發枝,明年葉落樹。不如且飲酒,朝暮複朝暮。”人鹹異之。性不喜裝飾,多曆旗亭,好酒故也。或人召飲,若合意,則索紙剪蛺蝶二三十枚,以氣吹之,成列而飛,如此累刻,以指收之,俄皆在手。見者求之,即以他事為阻。嚐遊監城,多為酒困,非類輩欲乘其酒而試之,相競較力。邑令偶見,係之。既醒,乃課述德陳情詩二律以獻令,令乃立釋之。所記一篇雲:“門風常有蕙蘭馨,鼎族家傳霸國名。容貌靜懸秋月彩,文章高振海濤聲。訟堂無事調琴軫,郡閣何妨醉玉觥。今日東漸(音尖)橋下水,一條從此鎮常清。”自後邑宰多張之才,次求其道,日夕延接,欲傳其術。張以明府勳貴家流,年少而宰劇邑,多聲色狗馬之求,未暇誌味玄奧,因贈詩以開其意雲:“何用梯媒向外求,長生隻合內中修。莫言大道人難得,自是行心不到頭。”他日將欲離去,乃書琴堂而別。後人多雲江南上升。初去日,乘酒醉,因求片楮,剪二鶴於廳前,以水噀之,俄而翔翥。乃曰:“汝可先去,吾即後來。”時邑令亦醉,不暇拘留,張遂得去。其所題雲:“張辭張辭自不會,天下經書在腹內。身即騰騰處世間,心即逍遙出天外。”至今為江淮好事者所說。(出《桂苑業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