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法和隱居在江陵的百裏洲。

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都與出家修道的人相同,自稱居士,不到城市裏去,麵容神色總是一個樣兒,毫無喜怒哀樂的變化,誰也猜不透他的心理活動和感情變化。侯景剛剛投降了梁國,法和對南郡朱元英說:“貧道我應當與施主共同打擊侯

景,為國效力。”

元英問他打擊侯景幹什麼,法和說:“正該這樣做。”

等到侯景過江的時候,法和正住在清溪山,元英前去問他道:“侯景現在要攻城,這件事應當怎樣對待?”

法和說:“應當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他會不打自敗。施主隻管等待侯景給予一個好機會,您不必問我。”

元英又問他能不能攻下來,他說:“也可能攻下來,也可能攻不下來。”

侯景派遣部將任約率領五萬人馬,進軍江陵討伐湘東王。

當任約的軍隊逼近江陵時,法和出山去見湘東王說:“我自有兵馬,今向您請命出戰任約。”

他召集了各處蠻夷弟子八百人駐紮在江津,兩天之後便出發了,湘東王派遣胡僧袩帶領一千餘人與法和同行。

法和登上兵船大笑說:“我們有無數的人馬。”

江陵一帶有很多神殿寺廟,當地人的風俗是經常到這些地方祈禱,自從法和的軍隊出發之後,人們再不去寺廟祈禱了,因為他們都以為各位神靈都跟從法和出兵打仗去了。

法和的軍隊到了赤洲湖,與任約的軍隊形成對峙。

法和乘坐輕便小船,不披戴盔甲,沿流而下,到離任約軍隊一裏遠的地方。

便遠遠地對將士們說:“看到對方的龍旗像睡了一樣並不飄動,而我軍的龍旗則揮舞踴躍的時候,要立即發起進攻。”

法和的軍隊起動大船衝在前麵,因為逆風不便於行動,法和便手持白色羽毛扇子指揮風向。

風向頓時反移過來,任約的部下都看見梁國的戰士正布置在水上。

見到大船順風衝來,立即潰敗,紛紛跳進水裏。

任約逃竄了,不知逃到了什麼地方。

法和說:“明日中午時就能抓到他。”

第二天中午並沒有抓到任約。人們便問法和。他說:“我以前在這個洲裏水幹的時候修建了一座佛塔,我對施主們說,這雖是一座佛塔,實際上是個賊摽(按:與前麵法和所說的:“宜待熟時,不撩自落”對照,“摽”即《詩·召南·摽有梅》中的“摽梅”,指梅子熟了之後自然落下來。表示瓜熟蒂落的意思。當然也可單就字麵理解為“標誌”的“標”)。現在何不現成地去摽下抓賊呢。”

像他說的一樣,果然看見任約正在水裏抱住塔柱的頂端,剛剛露出鼻孔,有人便上去捉住了他。

任約請求讓他死在法和大師麵前,法和說:“施主麵有吉相,肯定不會死的,而且與湘王有緣分,請不要有任何顧慮,湘東王以後還要稍稍借助施主的力量呢。”任約果然被釋放了,湘東王用他當了郡守。待西軍圍江陵時,任約出兵援救,與敵軍奮力作戰。

法和平息了任約的軍隊後,便回報湘東王說:“侯景自然而然就會平息的。用不著有半點憂慮。”

蜀賊快要攻上來了,法和又請命鎮守巫峽等待賊軍。

他統領各路軍隊前往巫峽,先運石頭填到江裏,三天之後江水便為石頭堵截分散流淌,他們又在水上拉上了鐵鎖鏈。蕭紀果然命令蜀將率軍渡過峽口,但形勢險阻,陷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王琳與法和運籌謀略,一戰而殲滅了他們。

巫峽附近的山裏有許多毒蟲猛獸,法和教給將士如何防範,他們便不再遭受咬傷中螫的痛苦。他讓兵士在江湖岸邊駐紮,說這裏能夠避免殺害生靈,有人想要撲殺生靈也得不到它們。

他又告誡將士禁止隨意撲殺,如有偷著撲殺的,半夜猛獸必來咬他吃他。

有個弟子砍掉蛇的腦袋玩耍,召來見法和時,法和說:“你為什麼殺蛇?”

說著指給這個人看,這個人便見蛇的腦袋咬住自己的褲襠不放。

又有個人拿牛試刀的鋒利與否,一刀下去牛頭被砍斷了,來見法和時,法和說:“有一頭斷了腦袋的牛,十分著急地向你索求它的命。你如果不為它作功德祈禱謝罪,一月之內必有報應降臨。”

那個人不相信,幾天之後果然死了。

法和的話,大多數應驗了。元帝任命法和為郢州刺史,法和並不在皇帝麵前稱臣,在他的公文和印鑒上他自稱居士。後來又自稱司徒,元帝跟仆射王褒說:“我從未有意任用陸法和為三公,他卻以三公自稱,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