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王潛在任荊南節度使時,有個姓呂的小夥子,穿著破衣,騎著毛驢,麵帶饑寒之色,遞進名刺來拜見王潛。

王潛很不禮貌地待他。

呂生心裏不痛快,就住在旅館裏。

過了一個多月,呂生的窮困程度更加嚴重,就到荊州集市去賣他所騎的那頭驢。

有個市門監俞叟,把呂生叫過來跟他說話,又問他來這裏有什麼事。

呂生說:“我家住在渭北,家裏貧窮,父母年老,我沒有什麼好吃的東西供養老人。府帥公是我的重表伯父,我不怕路遠而來拜訪他,指望他可憐我家貧寒能周濟我。可是我進去拜見他時,他不理睬我,這難道不是命運嗎?”

俞叟說:“我雖然貧窮,沒有錢糧來周濟你的急難,然而剛才看到你麵帶饑寒之色,覺得很不公平。今天晚上我為你準備一頓飯,希望你住在我的家裏。”

呂生沒話推辭,就答應了。

於是俞叟把他領進一個房間,那裏低矮簡陋,房簷和牆壁都壞了,沒有床榻,也沒有草墊和褥子也就是用陶器盛來脫了皮的粟米飯而已。

吃完飯以後,夜已經很深了,俞叟對呂生說:“我早年喜好道術,曾經隱居在四明山,跟著道士學習防止衰老的方術,有誌向卻沒成功,自己就隱匿形跡來到這裏,將近十年了,而荊州沒有知道我底細的人。因為你被困在旅館裏,我能無動於心嗎?今天夜裏替你安排一個小小法術,用它幫你弄到回去的路費,不也是可以的嗎?”

呂生雖然懷疑這可能是荒誕虛妄的事情,然而也覺得這事很奇異。

俞叟就拿出一個瓦器放在地上,將近吃頓飯的時間,把那個瓦器拿起來一看,看到裏麵有一個身高五寸左右的小人,係著紫色的綬帶金色的腰帶,低著頭拱著手。

俞叟指著那個小人對呂生說:“這就是尚書王公的魂靈啊。”

呂生仔細地觀看那個小人的狀態和相貌,果然很像王潛,心裏默默地覺得奇怪。

俞叟就告誡那個小人說:“呂生本來是你的表侄,家裏為貧所苦,沒有力量供養父母,特意從渭北不怕遙遠來找你。你應當優厚待他,安排住處,供給糧米,盡到關心親戚的責任。你為什麼這麼倨傲,竟不看顧一下?難道沒有人心嗎?今天我不責罰你,你應當多多資助他,不要使他再作滯留之客了。”

那個穿紫衣的人躬身作揖,好像接受教訓的樣子。

俞叟又說:“呂生沒有仆人和馬匹,可以送給他一匹馬一個仆人,再拿二百匹雙絲細絹贈送給他。”穿紫衣的人又躬身作揖。

於是俞叟又把瓦器放回地上,過了一會兒,再掀起那個瓦器,那個小人已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