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誌和本來是倭國人,在中國當飛龍衛士。

他善於把木頭雕刻成鸞鶴鳥鵲的形狀,把機關放到它們的肚子裏,發動機關,它們就飛到二三百尺的高空,飛到幾百步外才又下來。

他又製作龍床禦榻,腳一踩上去,龍的鱗須爪角全都會動,卷曲而有氣勢,像活的一樣。

他又在唐憲宗麵前放出五六十頭蠅虎子,把它們分開站成隊,讓它們按梁州曲跳舞,完全符合曲子的節拍,唱到詞的時候,殷殷有聲,曲子唱完就一個接一個地退下去,好像有尊卑等級似的。

唐憲宗很高興,重賞他金錢和絲綢,誌和一出宮門,就全把它施舍給別人。

後來忽然不知他哪裏去了。

【原文】韓誌和者,本倭國人也,中國為飛龍衛士。善雕木為鸞鶴鳥鵲之形,置機捩於腹中,發之則飛高三二百尺,數百步外方始卻下。又作龍床為禦榻,足一履之,則鱗鬣爪角皆動,夭矯如生。又於唐憲皇前,出蠅虎子五六十頭,分立隊,令舞梁州曲,皆中曲度;致詞時,殷殷有聲,曲畢則累累而退,若有尊卑等級焉。帝大悅,賜金帛加等,誌和一出宮門,盡施散他人。後忽失之。(出《仙傳拾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