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個佛門僧人叫不空,得任總持門,能夠役使百神,玄宗皇帝對他以禮相待。
有一年天旱,玄宗命他祈雨,不空說要過了這一天才行,現在祈雨必然下得又猛又急。
皇帝便命金剛三藏設壇請雨,果然連降大雨不止,大街上有被水漂流和淹死的。
於是急忙召喚不空要他把雨止住。
不空就在寺廟的院子裏,用泥土建造了五六條龍。
往龍身上潑水,並胡言亂語地罵它們。
過了許久,又對著它們大笑,不一會兒雨停天晴。
玄宗還曾詔命術士羅公遠與不空祈雨,他倆互相陳述自己求雨的效果。
玄宗把他倆叫來詢問,不空說:“昨天求雨時,燒的是白檀香龍。”
玄家讓近侍用手捧起院子裏的雨水嗅了嗅,果然有檀香氣味。
不空每次祈雨時,沒有其他規則,隻是擺幾個漂亮的座位,用手旋轉數寸長的木製神像,念著咒語把神像拋起來,它就會自行站立在座位上。
等到神像口角間冒出牙齒,眼睛直眨巴,雨就降臨了。
【原文】唐梵僧不空,得總持門,能役百神,玄宗禮之。歲旱,命祈雨。不空言可過某日,今祈之必暴。上乃命金剛三藏,設壇請雨。果連淋注不止,坊市有漂溺者,遽召不空止之。遂於寺庭,建泥龍五六。乃溜水,胡言詈之。良久,複置之大笑。有頃雨霽。玄宗又嚐詔術士羅公遠與不空祈雨,互陳其效。俱召問之,不空曰:“臣昨焚白檀香龍。”上命左右掬庭水嗅之,果有檀香氣。每祈雨,無他軌則,但設數繡座,手旋數寸木神,念咒擲之,自立於座上。伺木神口角牙出,目瞚,雨輒至。(出《酉陽雜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