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初年,浙江紹興會稽山下住著一戶人家,主人叫楊斌。

他家中有一妻兩子,自幼飽讀詩書勤於誦讀,隻為將來能博取一個功名。

無奈天不隨人願,連著考了七八年卻還隻是一個秀才,眼看即將到了而立之年卻無半分功名,他心中不由焦急萬分,索性在村外搭建了一座茅廬作為書齋,平日間就在齋中孜孜不倦的讀書,若是感到疲憊就效仿古人頭懸梁錐刺股,可謂是刻苦至極。

自己平日也足不出戶,連一日三餐都讓家人送到齋中。

隻是他家裏雖有薄田兩畝,平日卻靠妻子一人辛苦勞作,家裏又無積蓄遺產,所以日子過得很緊,勉強隻能糊口而已。

有一日晚間,他在燈下讀書一直讀到三更,感到稍微有些疲倦,於是便上床準備小睡一會。

沒想到眼睛剛剛閉上忽聽房門輕響,似乎被一陣風吹開了,他全身不由一凜猛然驚醒過來,隻見燈前似乎模模糊糊有一個人站在那裏。

楊斌乍一見睡意全無,身上瞬間出了一身冷汗,他趕緊揉揉眼睛仔細看去,隻見站在燈前的居然是一個年輕靚麗的少女,這女子年約十六七歲,身著一襲杏黃衫,麵上水眼山眉櫻桃小嘴,端的是身姿婀娜體態翩翩,此刻正眉眼含笑的看著自己,真是風姿綽約楚楚動人。

楊斌心中又驚又怕,懷疑她是鄰家的女子,於是向她問道:“你是何家女子?”

女子嫣然一笑道:“我不是村中的女子,因為和您有夙緣,所以才會來此。”

楊斌聽得此言,心中稍稍安心,於是對她說道:“此時半夜三更,你一個單身女子來我這裏,若是被人知道恐怕有損顏麵啊。”

女子回道:“更深夜靜,又有何人可知?”說完便蓮步輕移來到他身邊坐在床頭。

楊斌此時懼意漸去色心又起,心中實在貪戀女子的美貌,於是便將她摟到懷中,兩人顛鸞倒鳳共成雲雨之歡,到得黎明女子方才起身穿衣而去。

到了第二天夜晚,女子又來到書齋中陪伴楊斌,楊斌雖說不知女子來曆但是卻又貪戀她的美色,於是也就閉口不問,自此以後竟然夜夜前來習以為常了。

過了一個月,楊斌見女子每天都是夕至晨離,覺得她很辛苦,於是便對她說道:“你每天這樣辛苦跋涉,我心中實在是很心疼啊。”

女子一聽便笑道:“我和您緣分不淺,何必為此擔心呢。”

楊斌究竟是心中有疑,於是借機問道:“你來茅齋已經有一個多月了,但是我卻不知你的姓氏,更不知你到底是何家的女子,你最好如實的告訴我,免得讓我時時起疑。”

女子聽他說的認真,便斂起笑容正色對他說道:“您要是不怕我才可以對您說實話。”

楊斌一聽忙道:“我們情深,又有什麼可畏懼的呢?”

女子聽得此言方才對他說道:“我叫娟娟,其實不是人,而是九尾狐仙。您雖然在此潛心苦讀,但是將來不僅得不到功名,恐怕還有絕食之憂。我和您有緣,所以才前來相救。”

楊斌聽後大驚,連忙問道:“此話怎講?”

娟娟道:“近來天氣炎熱,大旱已經持續了兩月,田地即將無收,您每日隻知讀書,飯食都是妻子送來,哪知家中已無餘糧啊。”

楊斌聽罷方才明白過來,於是又問娟娟道:“我在這裏每天不聞窗外事,居然對此全然不知啊。這可如何是好?”

娟娟道:“您不必擔心,我可以教您學畫,每日將畫售出,可以賺些許銀兩,也能養家糊口不致全家餓死。”

楊斌一聽大喜,連忙稱謝不已。

娟娟又拿出一點散銀對他說道:“你明日可用這些錢先去買點畫筆顏料,我好來教你。”

楊斌當即點頭不已。這晚女子沒有回去,自此兩人如同夫婦一般住在了一起。

第二日一早,楊斌的長子前來送飯,一見父親便說道:“娘讓我轉告你,家中已經快沒餘糧了,最多隻能堅持一個月。”

楊斌聽罷對兒子說道:“告訴她別擔心,過段時間我自有辦法。”

待兒子離開,娟娟便拿出畫筆教楊斌作畫,一開始先教他運筆的訣竅,後來又教他襯托染色的方法,不到一月,楊斌居然也會作畫了。

女子先教他畫鹿,楊斌用兩天方能畫完一副,然而鹿的眼睛必然要讓娟娟來點,點完之後鹿的神態栩栩如生,可謂渾然天成恍如鮮活,就如同真鹿一般。

楊斌拿到城中集市去售賣,每次都是被高價搶走,後來甚至有人專門上門求購,一時間他的名聲大振,找他作畫的人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