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南潯古鎮是江南六大名鎮之一,早在南宋時期,南潯就已經是“耕桑之富,甲於浙右”;進入明代,天下蠶桑之利,更是“莫盛於湖”,而一郡之中,“尤以南潯為甲”;到了清代,南潯更是名揚天下,成為江南大半壁江山的絲織原料基地。

整個南潯古鎮周圍地區,幾乎“無不桑之地,無不蠶之家”,每當新絲上市,小鎮上便列肆喧闐,衢路擁塞,一日貿易數萬金,成為當時國內最大的蠶絲商埠。

鹹豐四年,小鎮上新絲剛上市,所有的商肆都是忙忙碌碌熱鬧非凡。

這天鎮上忽然從東邊來了一個頭陀。

他穿著一襲黃色的僧袍,身高七尺,魁梧健碩,麵上鷹鼻環眼,虯須雜亂,相貌好不猙獰。

更奇的是他還單手持著一個鐵魚(一般佛教是木魚,法器),看樣子約有百餘斤重。

這頭陀自言募化而來,他將鐵魚放置在商肆的櫃台上,募化的錢數視商鋪的大小而定,若是有不依他意的便不離開,讓商鋪無法正常營業,一直到商家如他所願方才將鐵魚提去。

這些商家見他勇悍異常,也不敢和他爭論,隻要見他前來募化,便乖乖依他意願付錢,沒有一家敢說半個不字。

這頭陀在鎮上募化數日,所得錢財著實不少,各商家均是敢怒而不敢言。

這天頭陀又來到一家當鋪前募化,一進店中便將手中鐵魚放置在櫃台上,隻聽砰的一聲,櫃台左搖右晃似乎要被壓垮一般。

掌櫃的一見趕緊出來問頭陀道要募化多少,頭陀所言數目頗大,掌櫃的略一遲疑便陪著笑臉問道能否將數目減少一些,頭陀一聽麵有怒色不發一言。

眼看櫃台上的鐵魚搖搖欲墜,掌櫃的不敢多言,便依頭陀所言如數奉上,然後好言好語請他將鐵魚拿走。

沒想到這頭陀惱怒掌櫃敢向他還價,張目厲聲道:“現在要我離開,至少要這個數目的一倍才行,否則這鐵魚就算在這生了根了,世世生生都不去了。”

幾個夥計一聽,心中都憤憤不平,有兩個脾氣火爆的甚至摩拳擦掌和他爭論起來。

頭陀見狀也是須發戟張惡語相向,似乎也要動手用武。

正在此時,一個叫孫七的年輕學徒從店後來到堂上,正好見到眾人和頭陀劍拔弩張爭吵不休,櫃台之上還放著一個鐵魚,他不知發生何事,便問眾人緣故。

幾個夥計七嘴八舌告知了他,孫七聽罷微微一笑,順手從牆壁上取下掛著的雞毛撣,在櫃台上輕輕一拂,隻聽轟然的一聲大響,這百餘斤的鐵魚已被拂落在地下。

頭陀一見大驚失色,瞪著孫七良久不發一言,過了片刻將地上鐵魚提起悻悻而去。

眾人見此情形也都目瞪口呆愕然不已,眼見頭陀走遠,掌櫃的方才醒過神來,急忙對孫七說道:“我剛才見那頭陀雖然離去,但是臨走之時咬牙切齒神態可憎。此去定是心存怨恨不會善罷甘休,必然還會前來尋釁複仇,隻怕到時候你就不那麼容易對付了。依我看你不妨先回去暫避一時,待過得數日清淨之後再來不遲。”

孫七畢竟年輕,方才見頭陀逞強凶惡心中不平方才出手,此時耳聽掌櫃所言,心中也有些惴惴不安起來,對掌櫃的話深以為然,於是便收拾東西暫別眾人出門躲避。

他有一個姐姐嫁在小黃村,於是便去那裏暫避一時。

她的姐姐孫氏也精通武術,外號叫做“胭脂虎”,見弟弟忽來投靠,不由心中詫異,一問之下方得實情。

孫氏聽後心中也頗為惱怒,安慰弟弟幾句之後便安頓他住下。

平時孫七在家中幫姐姐料理家務,閑來無事便和姐姐學習武術,不到一月孫氏便將一半的絕技傳給了弟弟,孫七學會之後頗為自負,認為憑自己的武藝應該可以和那個頭陀切磋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