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吳縣以東有一座山名叫上方山(又名楞伽山)。

這座山立於石湖之畔,一麵依水,三麵皆是田園風光,站在山頂放眼望去可謂青山綠水風景獨秀,是當地的一處名勝。

俗話說天下名山僧占盡,如此風水寶地自不能少了佛家寺院,在山的南麓有一座禪院名曰治平寺,據說始建於隋代,雖曆經歲月滄桑卻一直香火不熄,到了康熙年間經過眾善男信女不斷修葺已成為當地的一座名刹,不僅規模宏偉院落甚多,且房屋幽邃小徑曲折,不知道的人第一次進去往往會迷於其中不知路徑。

寺中僧眾約有五十餘人,年齡自老至幼不一而足,每日晨鍾暮鼓打坐誦經,儼然是個莊嚴寶刹佛門淨地。

這年三月間春回大地和風襲人,山上鮮花爛漫綠草如茵,附近村中女眷見此美景紛紛上山踏青,閑暇之餘也順便到寺中去拜佛求簽,以致山上一時柳腰纖纖俏影不絕。

可這一日忽發生了件咄咄怪事,有幾個年輕女眷清晨便早早上了山,本應午時即回,可到了傍晚日頭西斜百鳥歸林仍不見其蹤影,一家人見狀心中焦急萬分,擔心她們出了什麼意外,便集結相鄰村民點著火把上山尋找,可四處搜索一番皆遍尋無果,有人便說她們可能去了寺廟朝佛,想問問治平寺的僧人見過沒有。

可眾人來到寺前敲開山門一問,寺中僧侶紛紛搖頭擺手,皆說從未見過,眾人一聽麵麵相覷,均有些半信半疑。

這時,治平寺的主持出雲大師見狀更是滿麵怒色道:“出家人不打誑語,何況此為清修之處,如何能收容女流之輩,豈不褻瀆了眾位神佛。”

眾人聞聽一時默然,無奈之下隻好下山報官。

官府第二日一早便派大批衙役到山上細細搜尋,連治平寺也被裏裏外外的翻了一遍,可是一點蛛絲馬跡都未能找到,於是就懷疑這些女眷可能在山中遇見了什麼意外,或是被人拐賣到他處也未可知,讓家人又去附近相鄰之地到處找尋,可都猶如大海撈針般毫無消息。

後來連續數月,每月都有幾個年輕婦人在山上失了蹤影,這些婦人均是附近村民家眷,且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前後共計有十數人之多。

即使是家屬報了官府也無濟於事,此案也作為一樁疑案被擱置了起來。

附近的村民覺得此事很是蹊蹺,想這山上並無財狼虎豹,最近也沒見什麼陌生可疑之人,這些年輕婦人好端端的怎會憑空消失不見?有人便懷疑這些年輕婦人是被治平寺的僧眾強留藏在了隱蔽之地,於是數次借上香之機在寺中四處明察暗訪,可終究無半分端倪可尋,且眾僧侶麵容莊重目不斜視,似乎也不是什麼見邪之輩,此事隻好不了了之。

隻是眾人始終難去心頭疑慮,便互相告誡不要讓女眷再上山,即使是進山求佛也是幾家結伴而行求個平安。

自此便沒聽說過有婦女再失蹤過,而以前失蹤的那些年輕女子卻還是一直未能找到。

直到七月酷暑間,縣城中忽來了兩位繩伎(登高走繩的雜技女藝人),大清早便在熱鬧的集市中敲鑼打鼓表演雜技,一時觀者如堵行人皆駐足不前。

這二位繩伎其一是個容貌姣美的少婦,約有二十餘歲,長身玉立媚態動人,紅衣綠褲立於係在兩根竹竿的繩索上,登高走低疾步如飛;另一個紫衣黃裙的垂髫少女是她的妹妹,也是明眸善睞楚楚動人,且兩人身姿曼妙腳步輕盈,有懂行的人便懷疑她們都是自幼習武身懷絕技之人。

過不多時二人又站在繩子兩頭舞起劍來,一時白練耀眼寒芒懾人,眾人眼花繚亂咋舌不下,一個個看得目瞪口張如癡如醉,待二人舞完之後方才爆出一陣雷鳴般的叫好聲,少婦麵不改色跳下繩來,先向眾人做個萬福為謝,隨即便讓少女手持瓷盤上前討要賞錢,眾人皆慷慨解囊少有吝惜,不到片刻瓷盤中便落滿了銅錢,姐妹倆見狀不由相視一笑,覺得這一早上的幸苦沒有白費。

二人正待將盤中銅錢收入懷中,忽聽當的一聲大響,隨即便見一個白花花的東西落在了盤上,二人定睛一看,原來盤中竟然是錠二兩重的銀子。

少婦見狀心中不由一驚,想那平常售藝所得都是銅錢,即使碰上慷慨之人也不過是多給數文罷了,象這般直接給銀子的可謂是破天荒頭一遭,更何況一出手就是二兩,足夠抵得上姐妹倆數月辛苦所得了。

眾人一看也很詫異,都想看看是什麼人如此大方。

待姐妹倆隨他們轉頭看去,隻見賞銀之人是一個二十七八的年輕男子,容貌平常身材微胖,頜下還有一小撮黑須,身穿灰色長袍馬褂,看麵料皆為錦緞所製,頭上也戴一頂灰色瓜皮帽,帽子正中綴著一塊雕刻精美的白玉,顯然是價值不菲。

少婦見他此刻正看著自己笑而不語,臉上不由微微一紅,方欲張口相謝,旁邊已有認識之人拱手對中年男子笑道:“我當是誰出手如此闊綽,原來是朱公子啊。”

隨即又對少婦道:“這位朱公子是本地數一數二的巨富,今天你遇見他可算是有大有福氣,還不趕緊謝過朱公子?”

少婦一聽才知原來今日是遇見貴人了,急忙拉過妹妹躬身做個萬福道:“謝過朱公子打賞。”

朱公子揮一揮手對姐妹二人道:“罷了罷了,免禮就是。我方才見你二人繩伎頗為精湛,欲請你二人隨我回家讓我妻妾開開眼界,不知你二人可願隨我回去,至於賞金自是好說。”

姐妹倆聽罷此言互相看看都麵有疑惑之色,不知這朱公子所言真假,再說自己二人在此地人生地疏,若是遇見一個不懷好意之人恐將惹來禍患。

此時周圍圍觀之人又對她們道:“這朱公子可是個樂善好施之人,你姐妹二人隨他前去表演那賞金定然豐厚,如此機會可萬萬不能錯過啊。”

少婦聽罷低頭稍一思索,看這朱公子慈眉善目不似惡人,況且方才出手又慷慨大方,恐怕旁人所言不假。再說自己二人又有武藝在身,到時若是情況有變,諒來脫身也不會是什麼難事,想至此處她便點頭同意了。

朱公子見她應允下來心中大喜,當即便讓她們收拾了東西隨自己一起坐車回到家中。

這朱公子的府宅在西城門下,青磚紅瓦雕梁畫棟,坐南朝北院落眾多,果然不愧是巨富之家。

待姐妹二人隨朱公子走進府中一看,隻見宅內亭台樓榭小橋流水,院中花木成蔭奴仆如雲,其間還有數個衣著豔麗的女子正坐著閑聊,看樣子年齡甚輕,想必這就是朱公子的幾個妻妾了。

姐妹二人在院中空地搭好繩索便表演起來,這次她們抖擻精神竭盡全力,果然獲得掌聲喝彩不斷。

待劍術舞畢,眾妻妾連呼精彩,紛紛請丈夫厚厚打賞,而朱公子在旁目不轉睛的又看了一遍,心中似乎若有所思。

看二人表演完畢,他先將姐妹倆請進堂中坐下,然後方才問少婦道:“我看你們似乎皆身負武功,不知是否自幼曾習拳勇之類?”

少婦回道:“正如您所言,隻是近來已經很少練習了。”

朱公子又問道:“你們的武藝隻怕能敵數人吧?”

少婦聽罷笑道:“妾自遊江湖以來,與人相角無一落敗,唯獨在泰安道中遇見一個年輕的少林僧人,武藝高強驍健絕倫,足足打了一天妾僅得平手,所以是不能以眾寡來計孰強孰弱的。”

朱公子聽罷麵有喜色,忽將手一揮屏退旁人,接著小聲對她道:“我有一事欲求二位相助,不知可否?”

原來這朱公子雖然年紀輕輕,卻是一個古道熱腸之人,平日又素來愛管閑事,今年早些時候聽說上方山之事他也曾懷疑治平寺的僧侶難脫幹係,但卻苦於一直沒有證據。

今日在街上偶見姐妹倆表演繩技,他見這二人武藝超群劍術出神入化,心中不由忽然想到,若是能讓這姐妹二人扮作香客混入治平寺一探究竟,豈不就能弄明白附近女子失蹤到底是不是僧人所為,於是他這才以表演之名請姐妹二人回家,實欲請二人相助自己一臂之力。

少婦此刻見他忽然張口相求,不由大感意外,急忙問他所求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