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叫無雲的和尚,不知他的來曆。
康熙年間,他在河間資勝寺暫住,整天默默地坐著,也不與別人答話。
一天,忽然登上禪床,用界尺拍打了一下幾案,便靜靜地坐化了。
幾案上留下他一首偈語:“削發辭家淨六塵,自已且了自家身。仁民愛物無窮事,原有周公孔聖人。”
佛家主張近於墨子,而這位無雲和尚卻接近楊朱。《閱微草堂筆記》
(楊朱,先秦哲學家,戰國時期魏國人,字子居,道家楊朱學說派創始人。他的見解散見於《莊子》,《孟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後學子華子、詹何等人。其學說並不是淺薄簡單的“自私自利”。他們對老子的思想加以發展,旨在通過對個體的自我完善進而達到社會的整體和諧。他們“貴生”、“全生”的觀點,對稍後的莊周很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