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恪任少司空時,說以前住在富陽縣鄉下,有個村叟坐在鄰居家,聽見讀書聲,說這是位貴人,請見見麵。
他再三仔細地端詳我,又問了生辰八字,沉思了好半天,說:“看你的命相,都是一品官。在某某年可以任知縣,某某年管轄大縣,某某年正式任命為大縣縣令,某某年升通判,某某年升知府,某某年由知府升任布政使,某某年升巡撫,某某年升總督,請好自為之,以後你會知道我的話沒錯。
後來再沒看見過這個老人,他的話也沒應驗。
但是仔細比較生平所任官職,則所謂知縣,就是由拔貢得任戶部的七品官。
所謂管轄大縣,就是被任為庶吉士。
所謂正式任命,就是指任編修。
所謂通判,是指任中允。
所謂知府,是指任侍讀學士。
所謂布政使,是指任內閣學士。
所謂巡撫,是指任工部侍郎。
這些官職品級都相符,任職時間也相符,不同的是村叟說的是地方官,而我所任的是京官。
說起來他的話應驗又不應驗,不應驗又應驗。
隻是不知他說的總督,相應將任什麼。
後來董文恪在這一年裏升任禮部尚書,和總督的品級也相符了。
按幹支推算,或有奇驗,或完全不應驗,或一半應驗、一半不應驗。
我曾就聽見的最確切的事例,反複深思所謂八字的貴賤貧富,大概情況也是這樣。
這中間,人事消長盛衰,也略有異同。
無錫鄒小山先生的夫人和安州陳密山先生的夫人,八字幹支都一樣。
鄒小山任官禮部侍郎,陳密山任官貴州布政使。
兩人都是二品官,論職位,布政使不如侍郎尊貴;論俸祿,則侍郎不如布政使豐厚,兩者互有所補。
兩位夫人都長壽,陳夫人早寡,但晚年健康安樂;鄒夫人與丈夫白頭偕老,但晚年喪子,家庭經濟狀況也不大好。兩者又互有所補。
這或者可能是因兩人地處南北,生辰時間不同所致。
我第六個侄和奴仆劉雲鵬,出生時隻隔著一道牆,兩扇窗戶相對著,兩人同時降生唏哭,不僅同一時刻,而且是同一分秒。
我的侄長到十六歲時夭折,奴仆如今還在。
莫非賦予這條命的福祿,有定數?我侄子生長在富貴之中,先把福祿消耗盡了;奴仆生長在貧賤之中,消耗不多,福祿還沒有用盡?
盈虧的情況,從道理上講當然是這樣,待遇見懂得命運的人來詳細解釋吧。
《閱微草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