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一年,福建一個舉人赴京城參加會試,年末抵京。

倉卒間沒找到住處,便在先衣壇北的破廟裏租了一間老屋。

過了十多天,半夜裏,有人在窗外說道:“先生且醒醒,我有幾句話。我住在這兒很久了。當初因你是讀書人,從幾千裏外辛苦奔來求功名,因此讓給你住。後來發現你天天外出,以為你剛到京城,應該去尋親訪友,也沒怪你。近來發現你常常喝醉了回來,便有些懷疑。不久前聽你和和尚說話,才知道你天天在酒樓看戲,原來是一個浪子。我避居在佛座後麵,起居出入,都很不便,實在不能忍著把房子讓給浪子住。先生明天不遷走的話,我已經準備好了瓦塊石頭。”

和尚在對麵屋,也聽到了這些話,便勸這個人搬到別處。

從此和尚不再敢把這間屋子租給別人。

有人來問,便舉出這件事來告訴對方。《閱微草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