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福建任督學時,衙署裏有一座筆捧樓,該樓以左右挾有兩座佛塔而得名。
我住在下層,上層則牆壁重疊曲折,不是中午就看不大清楚東西。
過去這裏被山魈占住了,雖然沒有看到獨足向後的樣子。
然而夜裏常聽到他的叫聲。
偶爾記起杜工部的“山精白日藏”的句子,才悟出鬼魅都是避光而喜歡黑暗。
由於房間曲折陰隱,因此鬼魅都潛藏在其中。
於是把四麵牆壁統統折除,使四麵明亮的窗子都打開,三山的翠色霧靄,好像就在眼前。
我題了一塊匾,名為“浮青閣”。
並寫了一副對聯:地回不遮雙眼闊,窗虛隻許萬峰窺。
從此以後山魈遷到衙署東南角的會經堂。
這座堂因為荒廢已久,既對人無害,也就任憑它在那裏銷身匿跡,不能逼得太過份了。《閱微草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