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恪公的老仆王某,性情謹厚,善於照看門戶,幾十年未曾得罪過一個人,人們都稱他為王和尚。
他說曾隨董文恪公宿在博將軍的破花園裏,月夜在大石頭下乘涼,遠遠地望見一個人倉皇躲避,另一個人截住他,抓住他的胳膊,一起坐到樹下,說:“我以為你早就升天了,不料在這兒相遇。”
於是先敘說兩人交往的密切,接著說對方做事的負心,說:某某事你乘我急需,故意說怎麼怎麼難而勒索我,中飽多少多少私囊;某某事你欺我不懂,誇大數量騙我,又私吞了多少多少。這麼數落了有幾十件事,每說一件事打一下對方的耳光,怒氣衝衝地好像要把對方吞了似的。
過了一會兒,從草叢裏出來一個老頭,說:“這家夥如今已墮入餓鬼道,你何必再逼他?況且負債必須還,又何必那麼著急?”
催債人更為憤怒,說:“他已成了餓鬼,怎麼還能還債?”
老頭說:“孽緣有滿的時候,那麼債也有還的日子。地府製定律條,凡是高利貸,來生有祿就償還,沒有祿就免,因為他無力償還。如果是威脅或詐騙來的錢財,即便是過了一萬代,也必須償還。也可能他沒有祿叮以抵償,那麼就變為六畜來償還。如果一生也還不完債,就分為幾代來還。今晚董公吃的豚,不就是他那個仆人的第十一代身麼?”
催債人的怒火似略平息了些,鬆開手各自走了。
估計這老頭是土神,他所說的那個仆人,王某還見過他,說是最有心計。《閱微草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