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雲、鹽山之間,有個人夜間經過墳墓,被群狐攔住去路,剝光衣服,反捆起來,倒懸在樹杪上。
天亮以後,人們才發現,於是搬來梯子,將他解救下來。
人們發現他背上書寫著“繩還繩”三個大字,沒人知道其中之意。
過了許久,這人才悟出自己二十年前曾捕捉一狐,當時也是倒懸起來,所以才有今日的報複。
胡厚庵先生模仿西涯新樂府的詩中,有一篇名叫《繩還繩》:“斜柯三丈不可登,誰躡其杪如猱升?諦而視之兒倒繃,背題字日繩還繩。問何以故心懵騰,恍然忽省蹶然興,束縛阿紫當年曾。舊事過眼如風燈,誰期狹路遭其朋。籲嗟乎!人妖異路炭與冰,爾胡肆暴先侵陵?使銜怨毒伺隙乘。籲嗟乎!無為禍首茲可懲。”就是說的這件事。《閱微草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