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農縣令的女兒長大了,許配給了盧生。
出嫁的日子,這天來了一個女巫,李氏的母親問女巫說:“我女兒今天嫁人,女婿盧生經常來,你應當見過多次,你看他的命運怎麼樣?”
女巫說:“你說的盧生,是不是長著長胡子?”
李氏的母親回答說:“對。”
女巫說:“可是他不是夫人的女婿,夫人的女婿中等身材,麵孔白皙,並且沒有胡子。”
李氏的母親吃驚地說:“我女兒今天嫁人,能辦成嗎?”
女巫說:“能夠辦成。”
李氏的母親說:“既然今天嫁人,怎麼又說女婿不是盧生呢?”
女巫說:“不知道什麼原因,但是盧生確實不是夫人的女婿。”
一會兒,盧生來送求親的禮物行聘,李氏的母親生氣地將盧生指給女巫看。
女巫說:“事情就在今天,我怎麼敢胡說呢?”
李氏的全家都非常生氣,共同將女巫趕走了。
等到盧生坐著官員乘坐的那種車子前來舉行迎親儀式,賓主雙方禮畢,盧生和李氏互相交換禮物的時候,盧生忽然大叫一聲,逃了出去,騎上一匹馬就跑了。
參加慶賀的客人們追上去喊他,他也沒回來。
李氏的父母曆來重視臉麵,非常生氣,她恃仗著女兒的容貌,將客人們都請進屋裏,然後將女兒叫出來,拜見大家。
李氏的容貌非常美麗,天下少有。
李氏的父母指著女兒說:“我的女兒長得嚇人嗎?今天如果不讓她出來,大家還以為她長得像個怪獸呢。”
大家都非常氣憤而又歎息。
李氏的父母又說:“我的女兒大家都看見了,客人中間如果有願意求婚的,今天就可以結婚。客人中有一個姓鄭的官員,是盧生請來的男儐,他在座位上站起來說:“我願意娶您的女兒。”
於是填寫聘書,舉行迎親儀式,將李氏接上車去。
這些同女巫說得完全一樣,這時候才知道女巫有先見之明。
幾年後,姓鄭的官員調到京城任職,碰到盧生後詢問當時的情景。
盧生說:“那李氏的兩隻眼睛通紅,大得像兩盞燈籠,牙長數寸,從兩隻嘴角中伸出,你能不害怕的逃跑嗎?”
姓鄭的官員曆來和盧生的關係很好,便突然將妻子叫出來讓盧生看一看,盧生非常慚愧地走了。
這才知道,挑選結婚的對象,都是命中預先確定的,不是強求能夠成功的。
【原文】弘農令之女既笄,適盧生。卜吉之日,女巫有來者。李氏之母問曰:“小女今夕適人,盧郎常來,巫當屢見,其人官祿厚薄?”巫者曰:“所言盧郎,非長髯者乎?”曰:“然。然則非夫人之子婿也。夫人之婿,中形而白,且無須也。”夫人驚曰:“吾之女今夕適人,得乎?”巫曰:“得”。夫人曰:“既得適人,又何以雲非盧郎乎?”曰:“不知其由,則盧終非夫人之子婿也。”俄而盧納采,夫人怒巫而示之。巫曰:“事在今夕,安敢妄言。”其家大怒,共唾而逐之。及盧乘軒車來,展親迎之禮。賓主禮具。解珮約花,盧生忽驚而奔出,乘馬而遁,眾賓追之不返。主人素負氣,不勝其憤。且恃其女之容,邀容皆入,呼女出拜。其貌之麗,天下罕敵。指之曰:“此女豈驚人者耶?令而不出,人其以為獸形也。”眾人莫不憤歎。主人曰:“此女已奉見,賓客中有能聘者,願赴今夕。”時鄭某官某,為盧之儐,在坐起拜曰:“願示門館。”於是奉書擇相,登車成禮。巫言之貌宛然。乃知巫之有知也。後數年,鄭任於京,逢盧問其事。盧曰:“兩眼赤,且太如朱盞,牙長數寸,出口之兩角。得無驚奔乎?”鄭素與盧相善,驟出其妻以示之,盧大慚而退。乃知結縭之親,命固前定,不可苟而求之也。(出《續玄怪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