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州的蠻人,整族都姓費。

那地方被老虎害的人很多,一般人家都是蓋樓而居,以避虎害。

開元年中,狄光嗣是刺史。

他的孫子狄博望在官舍出生。

狄博望乳母的丈夫費忠英勇善射,有一天他扛著米從州往家走,山路難走,不知不覺就黑了天。

在離家還有三十多裏的路程,費忠不免有些害怕。

他用帶在身邊的刀,割了幾捆柴,敲石頭取火,點起火堆守在那裏。

不一會兒,他聽到了虎的聲音。

虎聲震得林木叢都在發抖。

費忠把自己的頭巾蓋在米袋子上,又把自己的腰帶係在米袋子上,讓米袋子象個人似的站在火光之下。

他自己挺身上了大樹,頃刻之間,四隻老虎同時到了。

望見米袋之後,那一隻最大的老虎一下子跳過去,一看不見人,便默默相視,無可奈何。

稍小一點的那隻老虎領著兩隻虎崽離去,大虎獨自留在火堆旁。

大老虎突然把皮脫掉,變成一位老人,枕著手睡起覺來。

費忠素來力大敏捷,心中對這位老頭很沒瞧起。

他慢慢從樹上下來,一下子掐住了老頭的喉嚨,用刀抵住老頭的脖子。

老人求他饒命。費忠把老頭的雙手綁起來,然後開始盤問他。

他說他是北村的老費頭,被罰當老虎,天上的官署有日曆命令他吃人,今夜應該吃費忠,所以就等著費忠來。

剛才來正遇上米袋,心中很是不快,留在這裏等他再來,沒想到讓你捉住了。

要是不信,你可以看看我腰邊的日曆,看看就知道了。

費忠看完了日曆,問道:“怎麼做才能救我?”

老頭說:“如果有姓名相同的人,也可以頂替。以後事情暴露了,我得受罰,不過隻罰挨餓十天罷了。”

費忠說:“現在南村也有個費忠,他可以替我嗎?”

老人答應了。

費忠先拿著他的皮爬到樹上,把皮綁到樹梢上,然後再下來解放老頭。

老頭說:“你隻管把自己牢牢地綁在樹上。我要是進入虎皮,就不認識你了,如果你聽到虎嘯就掉下來,一定得讓我吃掉,事情就是這樣,並不是我不守約。”

費忠和他告別,爬到樹上去,把皮扔下來還給他。

老頭接過皮去,從後腳進入,恢複了虎的樣子之後,大吼大叫了幾十聲,就離去了。

費忠回到家中。幾天後,南村的費忠鋤地時遇上虎,被吃了。

【原文】費州蠻人,舉族姓費氏。境多虎暴,俗皆樓居以避之。開元中,狄光嗣為刺史,其孫博望生於官舍。博望乳母婿費忠勁勇能射,嚐自州負米還家,山路見阻,不覺日暮。前程尚三十餘裏,忠懼不免,以所持刃,刈薪數束,敲石取火,焚之自守。須臾,聞虎之聲,震動林藪。忠以頭巾冒(“冒”原作“胃”,據明抄本改。)米袋,腰帶束之,立於火光之下,挺身上大樹。頃之,四虎同至,望見米袋。大虎前蹶,既知非人,相顧默然。次虎引二子去,大虎獨留火所。忽爾脫皮,是一老人,枕手而寐。忠素勁捷,心頗輕之,乃徐下樹扼其喉,以刀擬頭。老人乞命,忠縛其手而詰問之,雲是北村費老,被罰為虎,天曹有日曆令食人,今夜合食費忠,故候其人。適來正值米袋,意甚鬱怏,留此須其複來耳,不意為君所執。如不信,可於我腰邊看日曆,當知之。忠觀曆畢。問“何以救我?”答曰:“若有同姓名人,亦可相代。異時事覺,我當為受罰,不過十日饑餓耳。”忠雲:“今有南村費忠,可代我否?”老人許之。忠先持其皮上樹杪,然後下解老人。老人曰:“君第牢縛其身附樹,我若入皮,則不相識,脫聞吼落地,必當被食。事理則然,非負約也。”忠與訣,上樹,擲皮還之。老人得皮,從後腳入,複形之後,大吼數十聲,乃去。忠得還家。數日,南村費忠鋤地遇啖也。(出《廣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