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寶年間,有一個候選的官員入京,這一天走到天色很晚,就到一個村子的僧房去求宿。

和尚不在,當時天已經昏黑,不能另找別的地方了,於是就在和尚的床上睡下了。

鞍馬放在另一間屋裏。

天要亮的時候,將要出發,偶然在院子裏巡行,來到院後的破屋中,忽然看到一位女子。

這女子十七八歲,容色非常美麗。

她蓋著虎皮,正在熟睡。

此人就慢慢走過去,把虎皮藏了起來。

女子醒了之後,非常驚懼,後來就做了這人的妻子。

這人問她為什麼如此,她說是因為逃難來到這裏,離家已經很遠。

這人就讓她另騎一匹馬,和他一起進京赴選。

選就之後,又共同赴任為官。

幾年後任期已滿,她給他生了好幾個兒子。

這一天他們一起走路,又來到以前借宿的地方。

和尚把他們迎納進去,住了一宿。

第二天,出發之前,那人笑著對妻子說:“你是不是還記得我和你初次相見的地方呢?”

妻子生氣地說:“我本來不是人類,偶爾被你收去,有了好幾個兒子,能不嫌我,和我共同生活。現在你卻恥笑我,難道隻是說說而已嗎?你還給我以前的衣服,讓我到我要去的地方。”

此人這才道歉說自己說了過頭話。

然而妻子怒氣不消,要原先的衣服要得更急。

此人估計不可製止她,就說:“你的衣服在北屋裏,自己去取吧!”

女人大怒,雙目射出電光,瘋狂地跑到北屋,翻出虎皮披到自己身上,跳躍幾步,變成一隻大虎,咆哮幾聲,向山林奔去。

此人非常害怕,領著孩子上路而去。

【原文】天寶年中,有選人入京,路行日暮,投一村僧房求宿。僧不在。時已昏黑,他去不得,遂就榻假宿,鞍馬置於別室。遲明將發,偶巡行院內。至院後破屋中,忽見一女子。年十七八,容色甚麗。蓋虎皮。熟寢之次,此人乃徐行,掣虎皮藏之。女子覺,甚驚懼,因而為妻。問其所以,乃言逃難,至此藏伏。去家已遠,載之別乘,赴選。選既就,又與同之官。數年秩滿,生子數人。一日俱行,複至前宿處。僧有在者,延納而宿。明日,未發間,因笑語妻曰:“君豈不記餘與君初相見處耶?”妻怒曰:“某本非人類,偶爾為君所收,有子數人。能不見嫌,敢且同處。今如見恥,豈徒為語耳?還我故衣,從我所適。”此人方謝以過言,然妻怒不已,索故衣轉急。此人度不可製,乃曰:“君衣在北屋間,自往取。”女人大怒,目如電光,猖狂入北屋間尋覓虎皮,披之於體。跳躍數步,已成巨虎,哮吼回顧,望林而往。此人驚懼,收子而行。(出《原化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