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憲宗元和年間,江淮有一個唐山人,他讀過史書,並且好道,常住名山,自己說他會“縮錫術”。

有很多人想學此術,後來,到楚州的時候遇到一個盧生。

二人意氣相投,盧生也談到一些冶煉技術,他說外婆家姓唐,便叫唐山人為舅舅。

唐山人更不能舍下盧生,便邀他同去南嶽,盧生也說他在陽羨有親戚,他要去拜訪,很高興能和唐山人同行。

中途,宿在一座寺廟裏,半夜,二人談得正高興時,盧生說:“知道舅舅會縮錫術,你大概地給我講一講。”

唐山人笑了,說:“我好幾十年到處拜師,隻學得此術,哪能輕易告訴你?”

盧生反複乞求唐山人,唐山人說授此術需要一定的時日,到嶽中時再教給你。

盧生變了臉色說:“你今晚就要傳,你可別不當回事兒。”

唐山人斥責盧生說:“咱倆本來素不相識,隻是偶然相遇,我以為你是個正人君子呢,誰想你還不如一個小放牛的。”

盧生抱膀瞪眼,對唐山人看了很久,說:“我是刺客,你要是不傳,你就得死在這裏。”

說著伸手向懷中取出匕首,對著火爐上的鐵鎦就削了一刀,像切木頭片似的。

唐山人害怕了,便把縮錫術都說了。

這時盧生笑著對唐山人說:“好險把你誤殺了,這個技術,你也隻不過學了十之五六。”

又表示謝意說:“我的師傅是位仙人,他令我們十幾人搜尋那些妄傳黃白術的人,並殺了他們,什麼添金縮錫,傳授這些邪術的人也要被殺死。我是一個練了很久飛行術的人。”

說著向唐山人拱了拱手,忽然不見了。

唐山人後來遇到道家人,經常說起此事,引以為戒。

【原文】唐元和中,江淮有唐山人者涉獵史傳,好道,常居名山。自言善縮錫,頗有師之者。後於楚州逆旅遇一盧生,意氣相合,盧亦語及爐火。稱唐族乃外氏,遂呼唐為舅。唐不能相舍,因邀同之南嶽。盧亦言親故在陽羨,將訪之,今且貪舅山林之程也。中途,止一蘭若。夜半,語笑方酣。盧曰:“知舅善縮錫,可以梗概論之。”唐笑曰:“某數十年重跡從師,隻得此術,豈可輕道也?”盧複祈之不已。唐辭以師授有時日,可達嶽中相傳。盧因作色:“舅今夕須傳,勿等閑也。”唐責之,某與公風馬牛耳。不意盱眙相遇,實慕君子,何至騶卒不落也。”盧攘臂瞋目,盻之良久曰:“某刺客也,如不得,舅將死於此。”因懷中探鳥韋囊,出匕首刃,勢如偃月。執火前熨鬥,削之如紮。唐恐懼具述。盧乃笑語唐曰:“幾誤殺舅。此術十得五六。”方謝曰:“某師仙也,令某等十人,索天下妄傳黃白術者殺之。至添金縮錫,傳者亦死。某久得乘蹻之道者。”因拱揖唐,忽失所在。唐自後遇道流,輒陳此事戒之。(出《酉陽雜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