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裏有位很有氣魄的潘將軍,家住光德坊。
他的老家在湖北襄漢之間,常乘船做生意。
一次,船停靠在江岸,有一個僧人乞齋,留住了數日。
他很盡心盡意地伺候僧人。
僧人要走時對潘將軍說:“我看你的氣質器度,和一般商人不一樣,你的妻子和兒女也會跟你享厚福。我贈送你一串玉念珠,你要好好珍藏,不但能使你發財,以後還能有官運。”
從此以後他又經商了幾年,財產都比得上陶朱公和鄭弦(古時富商)了,後來職居左廣,家住在京城。
他非常珍視念珠,貯在繡囊玉盒中,放到寺廟中的道場內,每月初一拿出來拜一次。
一天,打開盒子和繡囊一看,玉念珠卻沒有了,外麵的封條完好如初,其他東西都沒損失。
潘將軍有些喪魂失魄,認為這是破產的先兆。
他認識京兆府曾在監獄任過職的王超,王超已年近八十,將軍把丟失念珠的事告訴了他。
王超說:“奇怪呀,這可不是抓一般的盜賊,我試試看吧,不一定能有結果。”
王超有一天經過勝業坊北街,當時正是春雨剛過,看見一個紮著三個環形發髻的女子,年齡十七八歲,衣服很破爛,穿一雙木底鞋,站在路旁的槐樹下。
這時,軍隊中一些年輕人正在玩球,姑娘接球後送還時,踢了幾丈高,於是觀眾越來越多。
王超對姑娘的行為感到疑惑,便跟蹤她走到勝業坊北門一個小胡同中,姑娘和母親住在一起,以縫補為業。
王超借其他事由和這母女熟悉了,稱姑娘為外甥女。
她們住的房子很清貧,睡的土炕,經常幾天不動煙火。
有時飯菜很豐盛,有山珍海味。
洞庭桔是江蘇進貢之物,皇上用它來恩賜大臣宰相,就是京城中也沒有,姑娘卻拿一隻桔子送給王超,說:“這是別人從宮中拿出來的。”
姑娘的性格特別剛烈,王超更覺得疑惑。
就這樣,彼此來往了一年多。
一天,王超拿來了酒、菜、飯,和她們母女一起吃喝,慢慢地對姑娘說:“我心裏有件事,想告訴外甥女,不知行不行?”
姑娘說:“我很感謝你的恩德,恨我無法報答,若能為您出力,就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王超說:“潘將軍丟失了一串玉念珠,不知你知不知道?”
姑娘微笑著說,“我從哪知道。”
王超琢磨姑娘的意思,她不會太保密。
王超又說:“外甥女若是能給找到,一定用厚禮酬謝你。”
姑娘說:“別告訴別人,是我偶然和朋友們玩耍遊戲時做的,終歸一定要送還的,一直拖下來,沒有工夫送還。舅你明天早晨到慈恩寺塔院等我,我知道有人把珠子可放在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