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德玄,唐高宗麟德年中做卿相,奉命出使揚州。
他渡過淮河,船已離岸幾十步遠了,看見岸上有一個人,麵容憔悴,正捧著一個小包袱坐在地上。
德玄說:“天色已晚了,又沒有船過河。”於是就讓他坐上了船。
船行到江中覺得他象是很餓的樣子,又給他飯吃,才渡過去。
等到德玄上馬離開,那個人就跟著走,已走了幾裏路,德玄感到很奇怪,就問道:“現在你要到哪裏去?”
他回答說:“我不是人,是鬼差。現在去揚州,拘拿竇大使。”
德玄又問:“大使叫什麼名字?”
說:“名德玄。”
德玄驚恐,下馬跪拜說:“我就是那個人。”
流著眼淚請求他想辦法。
鬼說:“你載我過河我很感謝,再賜給我飯吃,我暫且放了你,你趕快念金剛經一千遍,我會再來見你。”
過了一個多月,經數也念夠了,那個鬼果然來了,並說:“經已念夠了,保證你沒事了。然而總是要隨我去見一見閻王。”
德玄於是躺在枕頭上氣絕了,一宿才蘇醒過來。
說當初隨著使者進入一座宮城,使者說:“你暫且呆在這,我當先稟告閻王。”
使者就進去了。
他立於屏障後麵,聽到閻王遠遠地說:“你和他合謀定計,泄露了我的事。應打三十棍。”使者退出。
解開上衣告訴德玄說:“已打了三十棍了。”
德玄再三愧謝。
於是引著他進去,看見一個穿著紫色衣服的人,走下台階作揖說道:“你有很大的功德,還不應當來,請你回去。”
德玄出去後掉進坑中,又複活了。
那個使者又跟著到了,並且說:“餓了,還未吃東西,還要點錢做路費。”
德玄都滿足了他。
德玄問他將來的官爵,使者說:“仔細記住,從這以後改做殿中監,其次是大司憲,再次是太子中允,再次是司元太常伯,再次是左相,年齡到六十四歲。”
說完告辭而去,並且說:“再也不能來了。”
以後德玄做官確實象他所說的那樣。
【原文】竇德玄,麟德中為卿,奉使揚州。渡淮,船已離岸數十步,見岸上有一人,形容憔悴,擎一小袱坐於地。德玄曰:“日將暮,更無船渡。”即令載之。中流覺其有饑色,又與飯,乃濟。及德玄上馬去,其人即隨行,已數裏。德玄怪之,乃問曰:“今欲何去?”答曰:“某非人,乃鬼使也。今往揚州,追竇大使。”曰:“大使何名?”雲:“名德玄。”德玄驚懼,下馬拜曰:“某即其人也。”涕泗請計,鬼曰:“甚愧公容載,複又賜食,且放,公急念金剛經一千遍,當來相報。至月餘,經數足,其鬼果來,雲:“經已足,保無他慮,然亦終須相隨見王。”德玄於是就枕而絕,一宿乃蘇。雲:初隨使者入一宮城,使者曰:“公且住,我當先白王。”使者乃入。於屏障後,聞王遙語曰:“你與他作計,漏泄吾事,遂受仗三十。”使者卻出,袒以示公曰:“吃杖了也。”德玄再三愧謝,遂引入。見一著紫衣人,下階相揖,雲:“公大有功德,尚未合來,請公還。”出墮坑中,於是得活。其使者續至,雲:“饑未食,及乞錢財。”並與之,問其將來官爵,曰:“熟記取,從此改殿中監,次大司憲,次太子中允,次同元太常伯,次左相,年至六十四。”言訖辭去,曰:“更不複得來矣。”後皆如其言。(出《報應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