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賓客尚書盧貞,他的侄子作過僧人。

唐會昌年間,遭淘汰,被斥責回到家中,借祖上之蔭做了光王府的參軍。

一天晚上,他夢見自己當和尚時的師傅來撫慰他。

問他現在何處?便再三訴說,由於佛事日趨沒落,自己無處可歸,隻好當了一個官,庸庸碌碌地打發時光。

真期望再次削發為僧,才能實現自己的誌願。

他邊泣邊訴,最後又說:“如果我能夠按照自己的願望獻身佛法……”

話未說完,忽見四周被士兵們包圍了,千軍萬馬,旌旗獵獵,圍攏過來,就象皇帝的大駕來到跟前。

人群中發出一陣陣歡呼,並說是迎接光王的。

說罷,他們整隊排列,依次進入府中。

盧貞的侄子驚醒過來,且心有餘悸,汗水把衣服都溻濕了,過好長時間才能夠講話。

他不敢把這個夢泄露出去。

沒有幾天,宣宗皇帝自光王府即位。

光王府的人被錄用不少,盧貞的侄子也在其列。

打破常規,不拘一格,被錄用者均得到了升遷。

從此之後,佛教又漸興盛起來,寺廟,僧尼,一切如夢中師傅所期望的那樣,都恢複了原狀。

盧貞的侄子夢見的所謂“師傅”,其實就是參軍事府主嗬。

接近他師傅的弟子們說這是冥兆。

此是神的旨意,它雖然很隱蔽但也是很明顯的嗬。

【原文】太子賓客盧尚書貞,猶子為僧。會昌中,沙汰僧徒,斥歸家,以蔭補光王府參軍。一夕,夢為僧時所奉師來慰,問其出處。再三告以佛氏淪破,已無所歸。今為一官,徒遣旦夕。期再落頂上發,方畢誌願。且泣且訴之。良久曰,“若我誌果遂與佛法。”語未竟,見八麵屯兵,千乘萬騎,旌旗日月,衣裳錦繡,儀衛四合,真天子大駕。軍中人喧喧,言迎光王。部整行列,以次前去。盧方駭愕不能測,遽驚覺,魂悸流汗,久之方能言,卒不敢泄於人。無幾,宣宗自光邸踐祚,錄王府屬吏。盧以例,不拘常調格遷敘,自是稍稍興起釋教。寺宇僧尼舊製,一契夢中語。盧校夢中所謂本師,蓋參軍事府主。近師弟子,故以為冥兆。豈神之意,以是微而顯乎。(出《宣室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