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李善存老漢聽李富來說見到一位先生能學認字,他立即就要去找這位先生,和劉巧兒、周雲雀商量他們都同意,吃完早飯李善存老漢把李富來挖回來的紅芋讓周雲雀蒸了一些,裝在捎馬口袋裏,背上捎馬口袋去了棗紅莊去打聽,一路上天高氣爽,南山格外清新,太白山上的雪發著亮光,北山更不用說山岬裏的樹木都看的清清楚楚,兩座山遙遙相望注視著蹣跚在小路上的李善存老漢,李善存老漢今年六十六歲,人到七十古來希,他老人家離七十不遠了,仍然身體硬棒,現在為孫子的上學在奔波,他要去棗紅莊找到學堂,找到溫先生,打聽上學的條件,來到棗紅莊碰見一位老者,李善存老漢一看估計比他年齡稍大些,就走過去問:“老哥,給您打聽個事。”
老者說:“啥事,你說。”
李善存老漢又說:“這裏有位溫先生辦的學堂在哪裏?”
老者爽朗地說:“知道,知道,你往西走,走到頭拐過向北走有個楊家祠堂,就在祠堂後麵有三間房。”
老者一邊說一邊比劃著方向,李善存老漢聽的清清楚楚,他連忙彎腰闔手道謝,李善存老漢感到今天出門碰上了好人,一定能辦成事。李善存老漢向西走看到家家戶戶都是破破爛爛的景象,院子兩對麵廈子房,院子狹窄,住的瓦房有的站在跟前就能觸摸到房簷,看起來住房特別緊張,李善存老漢看到了楊家的祠堂,門樓上的房脊勾心鬥角,各種走獸站在房脊上,走獸栩栩如生,門樓的鬥拱有三層,立木方正的鑲在柱子裏,彩繪的圖案花花綠綠,豬嘴翹起,門樓的整體效果稱坐虎式,昂頭挺胸,氣勢雄偉而沉穩,大門是黑色的鑲著紅邊,門檻有五十公分高,有五公分厚,鑲在兩座門墩的豎槽裏任何東西都不能隨便出入,門樓兩側的牆柱頂部鑲著方磚,方磚上雕刻著牡丹花卉,祠堂的門樓顯出威嚴的氣勢。門樓四周的圍牆高高地圈在裏邊,感到嚴嚴實實。
走過祠堂來到了三間瓦房的院子,裏邊有朗朗的讀書聲,尋聲過去這個院子門大開著,院子裏有棵桃樹直對在大門前,桃樹的樹冠兩邊分開,戳在天上,後院有顆杏樹樹冠很圓,樹枝茂密而茁壯。
院子裏從門口到房子用磚塊鋪著甬道,中間高兩邊低便於流水,樹根潮濕得有了綠色的苔蘚,平整的地麵濕潤的油光發亮。教室的門上麵的橫額寫著“耕讀學堂”的字樣,字體用篆體字寫的藝術形象,掛在門額上方,教室的隔壁是一間房是先生的住處,門大開著,李善存老漢進了大門來到院子裏,窺探著教室裏,有位穿長衫的先生在裏邊授課,他怕打擾他們就等在外麵,抬頭看看天空,在院子周圍眺眺,他心想,這個環境幽靜是個認字的地方,從小也知道有私塾,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學習環境,感覺很新鮮。
等了有半個時辰,先生走出教室,李善存老漢走過去說明了來意,先生說:“我早上見過這個孩子,覺得孩子憨厚誠樸眉清目秀是個人才,就多說了幾句話,要是想上學還要交學費,一年是一石小麥。老人家您先屋裏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