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李家
長安作為包括大周朝在內的六朝國都,其繁華程度自然不是其他城市所能比擬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異族商人,滿街都是青樓酒館,熱鬧非凡,正中央的皇宮威嚴聳立,如同一條真龍俯視著整個長安城,仿佛任何的風吹草動都逃不過它的眼睛!
李家,大周朝的百年世家,實力之強在整個長安都是能排的上號的,這一輩裏更是出了一位戶部尚書和兩位將軍,朝堂之上的話語權頗重,鼎盛程度唯有同為百年世家的孫家能與之抗衡!
李家先祖也是一代奇人,小時候因為家境貧寒,沒有學過書,練過幾手家傳的把式,從小便幫著家裏人放牛,到了十五歲時,覺得放牛沒有出息,便在家裏拿了些幹糧自己去外頭闖闖,卻沒想到,這一闖還真被他給闖出出息來了!
那時陳朝的明宗皇帝昏庸無道,弄得無數百姓是民不聊生,許多城市的平民自主發起了起義,試圖推翻這已經被掌權者腐朽到骨子裏的皇朝,然而無數的起義軍卻紛紛倒在了朝廷的鐵騎之下,畢竟隻是臨時集中的烏合之眾,如何能與正規軍隊相比?
就在無數百姓都快要認命,不在反抗朝廷時,意外發生了!
一隻屬於朝廷的軍隊在當時左鏢騎大將軍武茂的帶領下公然造反,與朝廷作對,並且在各地招募兵力,欲和朝廷抗爭到底!
當時的李家先祖也沒想這麼多,隻是看接受招募的人都可以拿到一貫錢,便去報名了。
和朝廷軍的幾次碰撞,讓李家先祖從一個從未見過血的新兵蛋子,到了之後殺人不眨眼的戰場魔王,靠著小時候練過的幾手把式,在戰場上也算是無往不利,最後終於被求才若渴的武茂給注意到了。
一個有心招攬,一個願意被招攬,就這樣李家先祖成了武茂的貼身侍衛。
在一次與朝廷的大戰中,武茂不幸中了埋伏,差點就要命喪黃泉,就在這時,李家先祖出現了,攜帶著天神下凡之勢,與萬軍從中救走了武茂,也就是在那時,李家先祖成了武茂真正的心腹兼情同手足的兄弟!
後來,朝廷輸了,輸得一塌糊塗,再也沒有軍餉去支持龐大的軍隊,武茂帶著他的萬千大軍兵臨城下,直搗長安。
明宗二十一年,那年六月,天空飄起了鵝毛大雪,在萬千百姓的歡呼聲中,這個國家迎來新生!
明宗身死,武茂登基,國號大周,封號太祖!
太祖皇帝登基之後的第一件事,自然是冊封功臣,而作為太祖皇帝心腹兼開國功臣的李家先祖無疑在被冊封的第一批人裏,西陽兵馬大元帥,封西陽王!
掌控著一郡之地和數十萬的兵力,其權利之大比之宰相都猶有過之!
從這也能看出太祖皇帝對於李家先祖的器重和喜愛!
太祖三十二年,武茂駕崩,傳位於太子武思彠,同年西陽王,兵馬大元帥追隨先皇一同共奔極樂!
李家先祖共留下三子,所幸三位公子與太子的關係都不錯,李家才得以保存如今的地位和實力!
李家府邸坐落於長安的東南部,靠近皇宮,與旁邊的一眾府邸相比有一種鶴立雞群的既視感。
朱紅的大門足足有三米高,門上掛有一塊牌匾,上麵是先皇親手提的兩個字“李府”!
牌匾都能被先皇親手題字,可見先皇對於李家先祖的厚愛程度!
整個長安,敢說比李府豪華的除了皇家估計也就隻有孫家了,作為李家的死對頭,孫家的實力自然不比差李家多少,孫家的當代家主為兵部尚書,另外幾人也都在朝廷各處有著重要的職位,這兩大家族可謂是整個長安城裏除了皇家外最強的存在了!
李家,家主書房內
當代李家家主李鴻宇正坐在他那張寶貝的黃花梨椅上,書桌上點著燭火,散發出足以照亮書房的光芒,一旁的小爐子裏燃著熏香,徐徐的香氣透過爐子散發開來,聞著讓人忍不住精神一震!
這時,書房的門被悄然推開,走進來一美婦人,三十五六年紀,麵容姣好,肌膚白嫩,搖擺著豐腴動人的身姿,走向正在閱讀卷宗的李鴻宇。
素手輕柔的搭在李鴻宇的肩上,輕輕揉捏,飽滿的豐唇裏吐著香氣,用她那略帶沙啞的成熟聲音說道:“夫君,快要子時了,早些歇息了吧,明日還得上朝呢!”
聽著身後傳來熟悉的聲音,李鴻宇將卷宗放在一旁,雙手抬起覆蓋肩上那雙芊芊柔夷,歎息了一聲,語氣裏頗為無奈:“唉,南方災情告急,朝廷要播賑災銀兩,我作為戶部尚書一切的銀子都要經過我的手上,現在正是最艱難的時候,如何能休息啊,夫人你先去休息吧,今夜怕是又有通宵嘍!”
李夫人也是善解人意之人,知道以她夫君的強脾氣,一旦決定的事,十頭牛都拉不回來,也不在多勸,便說道:“既然如此,妾身便去為夫君準備些宵夜,也算為那些災民盡了些綿薄之力了!”
李鴻宇笑了笑,說道:“那我便替災民們多謝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