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八十二、昂貴的飯(1 / 3)

真紅色的長衣,挽在腰間的綬帶垂下華麗的流蘇,鏤空花紋的金環束住那一頭同樣豔麗的紅發,在洗盡染料之後,段星雲發現頭發的顏色已經和魔鬼花同樣的燦爛。似乎,上麵還有一層詭異的藍。

少林寺段星雲是很熟的,真的很熟很熟。連看門的小和尚都熟。找到虛竹後,發現他還是沒有什麼長進,在後院澆菜,幹的不亦樂乎。

“我說,你就一定要做這種事情嗎?難道方丈就沒有給你安排其他的事情嗎?”

在畦間澆菜是一瓢一瓢的細功夫,虛竹毫不馬虎,勻勻淨淨、仔仔細細的灌澆,一邊回答段星雲,“待會兒還要去燒飯。”

“人生啊,你就不能做點正經的事嗎?”段星雲嘀咕著,“不過少林寺也沒有什麼事情好做的,也是。”

“那,你沒有去西夏,實在是很可惜的(一百多年內力啊,段星風活活給占了),我給你帶了一些西夏的東西。”

虛竹隻是低頭念佛,從以往的經曆來看,段星雲的東西是不能接受的,少林寺的戒律太多,一不小心就辜負了師傅的期望。

煮飯其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特別是在灶爐麵前,看著裏麵一跳一跳的火焰,很暖,很可愛。

三四根木條在燃燒,有一段已經成了黑色的碳,上麵還附著小小的火,把木炭映成紅色,也許是他本身變成紅色。

“不要加那麼多柴,很容易堵死的。”一個中年的和尚走過來,看了一眼灶膛。

“但是它要滅了啊。”段星雲不服氣的說。

和尚抽出幾根菜,拿起鏟子捅了幾下,把剩下的木頭架成中空,隻見火一下子就冒上去了,很旺。

無聊。段星雲在和尚後麵翻了個白眼,不就是讓空氣流通嗎?我切。扔了幾個土豆進去,段星雲操起旁邊的一把破蒲扇開始煽火,沒兩下就聽見在燒飯的人喊火大了。

他媽的。

繼續加柴火。

一邊堆著一些木屑和木刨花,還有什麼破紙頭啦什麼的,是用來引火的。段星雲隨便翻了翻,瞄見一點熟悉的紙頭。不錯,很好的紙張,原來雪白的顏色已經看不出來了,但是很明顯是自己的字體。

《易筋經》。

無語中。

暴強的。

憤怒的拿起蒲扇又扇了幾下,該死的少林寺,連個蒲扇都這麼重。看樣子是竹條編的,原來是漂亮的三角形,經年累月就成了暗黃色,邊角也被火燒成參差不齊,黑黑的很難看。

幹脆再讓它燒一點,燒燒整齊好了。段星雲的惡作劇心情一上來,把蒲扇伸進灶堂裏繼續著。發出撲哧撲哧的竹子燃燒的聲音。

把土豆撥出來的時候,那把蒲扇的前麵已經變成了木炭。段星雲很好心的拿起鏟子把焦黑的地方敲掉。

主角的命啊。

看著露出來的一角紙,段星雲感歎自己的運氣。不愧是天龍八部的主角之一啊。

藏在蒲扇裏的書叫《洗髓經》,據說已經失蹤很多年了,和《易筋經》一起並稱少林的兩大絕學。估計是當年頭經書的人沒有機會把它帶出少林,結果就藏在蒲扇裏了。

掃地的,燒火的。少林寺兩大武學聖地啊,果然名不虛傳。

當然,是自己的幸運,雖然不知道會不會去練,但是以後就強了,不管是資治多差的人,兩樣神功下去,包你也是一高手。

所以說這兩武功基本上可以改變筋骨的問題,在它們麵前,不存在所謂的天賦差別。

正在看,忽聽得鍾聲鏜鏜大響,連續不斷,是召集全寺僧眾的訊號。除了每年佛誕、達摩祖師誕辰等幾日之外,寺中向來極少召集全體僧眾。雖然段星雲不是少林的人,也和虛竹一起趕去,到了大雄寶殿,隻見已集了二百餘人,其餘僧眾不斷的進來。片刻之間,全寺千餘僧人都已集在殿上,各分行輩排列,人數雖多,卻靜悄悄地鴉雀無聲。

虛竹排在“虛”字輩中,段星雲和他站在一起,那身紅色衣服已經換成了普通的灰色長衣。就是還長著頭發,在一眾光頭中比較顯眼。

隻聽鍾聲三響,諸僧齊宣佛號:“南無釋迦如來佛!”方丈玄慈與玄字輩的三位高僧,陪著七位僧人,從後殿緩步而出。殿上僧眾一齊躬身行禮。玄慈與那七僧先參拜了殿上佛像,然後分賓主坐下。

那七僧年紀都已不輕,服色與本寺不同,是別處寺院來的客僧,其中一僧高鼻碧眼,頭發鬈曲,身形甚高,是一位胡僧。坐在首位的約有七十來歲年紀,身形矮小,雙目炯炯有神,顧盼之際極具威嚴。

玄慈朗聲向本寺僧眾說道:“這位是五台山清涼寺方丈神山上人,大家參見了。”神山上人在武林中威名極盛,與玄慈大師並稱“降龍”“伏虎”兩羅漢,以武功而論,據說神山上人還在玄慈方丈之上。隻是清涼寺規模較小,在武林中的地位更遠遠不及少林,聲望卻是不如玄慈了。

隻是聽說神山上人自視極高,曾說僧人而過問武林中俗務,不免落了下乘,向來不願跟本寺打什麼交道,今日親來,不知是為了什麼大事。電視上沒有這一段,書上也不是記的很清楚,段星雲隻好吐吐舌頭,表示自己愛莫能助。

玄慈伸手向著其餘六僧,逐一引見,說道:“這位是開封府大相國寺觀心大師,這位是江南普渡寺的道清大師,這位是廬山東林寺覺賢大師,這位是長安淨影寺融智大師,這位是五台山清涼寺的神音大師,是神上山人的師弟。”觀心大師等四僧都是來自名山古刹,隻是大相國寺、普渡寺等向來重佛法而輕武功,這四僧雖然武林中大大有名,在其本寺的位份卻並不高。少林寺眾僧躬身行禮,觀心大師等起身還禮。

玄慈方丈伸手向著那胡僧道:“這一位大師來自我佛天竺上國,法名哲羅星。”眾僧又都行禮。那哲羅星還過禮後,說道:“少林寺好大,這麼多的老……老和尚、中和尚、小和尚。”說的華語音調不正,什麼“中和尚、小和尚”,也有些不倫不類。

玄慈說道:“七位大師都是佛門的有道大德。今日同時降臨,實是本寺大大的光寵,故此召集大家出來見見。甚盼七位大師開壇說法,宏揚佛義,合寺眾僧,同受教益。”神山上人道:“不敢當!”他身形矮小,不料話聲竟然奇響,眾僧不由得都是一驚,但他既不是放大了嗓門叫喊,亦非運使內力,故意要震人心魄,乃是自自然然,天生的說話高亢。他接著說道:“少林莊嚴寶刹,小僧心儀已久,六十年前便來投拜求戒,卻被拒之於山門之外。六十年後重來,垣瓦依舊,人事已非,可歎啊可歎。”

眾僧聽了,心中都是一震,他說話頗有敵意,難道竟是前來尋仇生事不成?

玄慈說道:“原來師兄昔年曾來少林寺出家。天下寺院都是一家,師兄今日主持清涼,凡我佛門子弟,無不崇仰。當年少林寺未敢接納,得罪了師兄,小僧恭謹謝過。但師兄因此另創天地,弘法普渡,有大功德於佛門。當年之事,也未始不是日後的因緣呢。”說著雙手合十,深深行了一禮。神山上人合十還禮,說道:“小僧當年來到寶刹求戒,固然是仰慕少林寺數百年執武林牛耳,武學淵源,更要緊的是,天下傳言少林寺戒律精嚴,處事平正。”突然雙目一翻,精光四射,仰頭瞧著佛祖的金像,冷冷的道:“豈知世上盡有名不副實之事。早知如此,小僧當年也不會有少林之行了。”少林寺千餘僧眾一起變色,隻是少林寺戒律素嚴,雖然人人憤怒,竟無半點聲息。

玄慈方丈道:“師兄何出此言?敝寺上下,若有行為乖謬之處,還請師兄明言。有罪當罰,有過須改。師兄一句話抹煞少林寺數百年清譽,未免太過。”

神山上人道:“請問方丈師兄,佛門寺院,可是官府、盜寨?”玄慈道:“小僧不解師兄言中含意,還請賜示。”

神山道:“官府逮人□□,盜寨則擄人勒贖,事屬尋常。可是少林寺一非官府,二非盜寨,何以擅自扣押外人,不許離去?請問師兄,少林寺幹下這等殘凶霸道的行徑,還能稱得上‘佛門善地’四字麼?”玄慈向那天竺胡僧哲羅星瞧了一眼,心下隱約已明七僧齊至少林的原因,說道:“上人指摘敝寺‘強凶霸道’,這四字未免言重了。”神山望眼如來佛像,說道:“我佛在上,‘妄語’乃是佛門重戒!”轉頭向玄慈方丈道:“請問方丈,貴寺可是扣押了一位天竺高僧?這位哲羅星師兄的師弟,波羅星大師,可是給少林派拘禁在寺,數年不得離去嗎?”說話時神色嚴峻,語氣更是咄咄逼人。

玄慈轉頭向戒律院首座玄寂大師道:“玄寂師弟,請你向七位高僧述說其中原因。”玄寂應道:“是。”向前走上兩步。他執掌戒律,向來鐵麵無私,合寺僧眾見了他無不畏懼三分。

隻聽玄寂大師朗聲道:“七年之前,天竺高僧波羅星師兄光降敝寺,合寺僧眾自方丈師兄以下,皆大歡喜,恭敬接待。波羅星師兄言道,數百年來,天竺國外道盛行,佛法衰微,佛經大半散失,因此他師兄哲羅星大師派他到中華來求經。敝寺方丈師兄言道:敝邦佛經原是從天竺國求來,現下上國轉來東土取經,那是莫大的因緣,我們得以上報佛恩,少林寺深感榮幸。方丈師兄當即親自陪同波羅星師兄前赴藏經樓,說道本寺藏經甚是齊備,源自天竺的經律論三藏譯文,以及東土支那高僧大德的撰述,不下七千餘卷,梵文原本亦複不少。若有複本,波羅星師兄盡可取去一部,倘若隻有孤本的,本寺派出三十名僧人幫同鈔錄副本。方丈師兄又道,此去天竺路途遙遠,經卷繁多,途中恐有失散。波羅星師兄取經回國之時,敝寺當派十名僧眾,隨同護送,務令全部經典平安返抵佛國。”

普渡寺道清大師合十道:“善哉,善哉!方丈師兄此舉真是莫大的功德,可與當年鳩摩羅什大師、玄奘大師先後輝映。”玄慈欠身道:“敝寺此舉是應有之義,師兄讚歎,愧不敢當。”

玄寂續道:“這位波羅星師兄便在藏經樓翻閱經卷。本寺玄慚師兄奉方丈師兄之命,督率僧眾幫同鈔經,不敢稍有怠懈。豈知四個月之後,玄慚師兄竟然發覺,這位波羅星師兄每晚深夜,悄悄潛入藏經樓秘閣,偷閱本寺所藏的武功秘笈。”

觀心、道清、覺賢、融智四僧不約而同的都驚噫一聲。

玄寂續道:“玄慚師兄稟告方丈師兄。方丈師兄便向波羅星師兄勸諭,說道這些武功秘笈是本寺曆代高僧所撰,既非天竺傳來,亦與佛法全無幹係,本寺數百年來規矩,不能泄示於外人。波羅星師兄既已看了一部分,那也罷了,此後請他不可再去秘閣。波羅星師兄一口答允,又連聲致歉,說道不知少林寺的規矩,此後決不再去偷看武功秘笈。哪知道過得幾個月,波羅星師兄假裝生病,卻偷偷挖掘地道,又去秘閣偷閱。待得玄慚師兄發覺,已是在數年之後,波羅星師兄已偷閱了不少本寺的武學珍典,玄慚師兄出手阻止,交手之下,更察覺波羅星師兄不但偷閱本寺武功秘笈,更已學了本寺七十二項絕技中的三項武功。”

觀心等四僧都是“哦”的一聲,同時瞧向哲羅星,眼色中都露出責備之意。玄寂向神山瞧了一眼,說道:“方丈師兄當下召集玄字輩的諸位師兄會商,大家都說,我少林派武功雖然平平無奇,但列祖列宗的規矩,非本派弟子不傳。武林中千百年的規矩,偷學別派武功,實是大忌。何況我中土武功傳到了天竺,說不定後患無窮。這位波羅星師兄的所作所為,決非佛門弟子的清淨梵行,說不定他並非釋家比丘,卻是外道邪徒,此舉不但於我少林派不利,於中土武林不利,而且也於天竺佛門不利。

當下眾位師兄弟提出諸般主張。方丈師兄言道:我佛慈悲為懷,這位波羅星師兄的真正來曆,咱們無法查知,就算是外道邪徒,也不便太過嚴厲對付,還是請他長自駐錫本寺,受佛法熏陶,一來盼望他終於能夠開悟證道,二來也免得種種後患。幾年來敝寺對這位波羅星師兄好好供養,除了請他不必離寺之外,不敢絲毫失了恭敬之意。”

觀心等四僧微微點頭。神山卻道:“這位玄寂師兄的話,隻是少林寺的一麵之詞,真相到底如何,我們誰也不知。但少林寺將這位天竺高僧扣押在寺,七年不放,總是實情。老衲聽這位哲羅星師兄言道,他在天竺數年不得師弟音訊,放心不下,派了兩名弟子前來少林寺探問,少林寺卻不許他們和波羅星師兄相見,此事可是有的?”

玄慈點頭道:“不錯。波羅星師兄既已偷學了敝寺的武功,敝寺勢不能任由他將武功轉告旁人。”

神山哈哈一笑,聲震屋瓦,連殿上的大鍾也嗡嗡作聲,良久不絕。玄慈見他神色傲慢,卻也不怒,說道:“師兄,老衲有一事不明,敬請師兄指教。倘若有外人來到五台山清涼寺,偷閱了貴寺的《伏虎拳拳譜》、《五十一招伏魔劍》的劍經,以及《心意氣混元功》和《普門杖法》的秘奧,師兄如何處置?”

神山上人微笑道:“武功高下,全憑各人修為,拳經劍譜之類,實屬次要。要是有哪一位英雄好漢能來到清涼寺中,盜去了敝寺的拳經劍譜,老衲除了自認無能,更有什麼話說?難道人家瞧一瞧你的武學法門,還能要人家性命麼?還能將人家關上一世嗎?嘿嘿,那也太過豈有此理了。”

“說的真好,下次有機會我一定去看,好不好?”段星雲拉著虛竹一躍而出,笑的開心。“就憑你一句話,我一定會去的哦。”

神山上人很驚訝,眼裏閃過一道殺意,又馬上變成一位溫和的高僧。玄慈介紹了一下段星雲的身份,大家一聽說是大理段家的世子,都“久仰”了一下。然後繼續剛才的話題。

玄慈顯然也把段星雲剛才的話當作兒戲,不予置之。說道:“倘若這些武功典籍平平無奇,公之於世又有何礙?但貴派的拳經劍譜內容精微,武林中素所欽仰,要是給旁人盜去傳之於外,輾轉落入狂妄自大、心胸狹窄之輩手中,那未免貽患無窮,決非武林之福。”這幾句話仍是意語平和,但“狂妄自大,心胸狹窄”八字評語,顯然是指神山上人而言。各人都聽了出來,玄慈簡直是明斥神山居心叵測,所以來索波羅星,主旨在於自己想看看少林派的武功秘笈。

神山一聽,登時臉上變色,玄慈這幾句話,正是說中了他的心事。當年神山上人到少林寺求師,還隻一十七歲。少林寺方丈靈門禪師和他接談之下,便覺他鋒芒太露,我慢貢高之氣極盛,器小易盈,不是傳法之人,若在寺中做個尋常僧侶,他又必不能甘居人下,日後定生事端,是以婉言相拒。神山這才投到清涼寺中,隻三十歲時便技蓋全寺,做了清涼寺的方丈。神山上人天資穎悟,識見卓超,可算得是武林中的奇才,隻是清涼寺的武學淵源遠遜於少林,寺中所藏的拳經劍譜、內功秘要等等,不但為數有限,而且大部分粗疏簡陋,不是第一流功夫。四十多年來他內功日深,早已遠遠超過清涼寺上代所傳的武學典籍中所載,但拳劍功夫,終究有所不足,每當想起少林派的七十二項絕技,總不自禁又是豔羨,又是惱恨。這一日事有湊巧,他師弟神音引了一名天竺胡僧來到清涼寺,那胡僧便是哲羅星。

哲羅星倒確是佛門弟子,在天竺算得是武學中的一流高手,與人動手,受了挫折,想起素聞東土少林寺有七十二項絕技,便心生一計,派遣記心奇佳的師弟波羅星來到少林,以求經為名,企圖盜取武功絕技。不料波羅星行徑為人揭破,被少林寺扣留不放。哲羅星派遣弟子前來少林探問,也不得與波羅星相見,於是哲羅星親自東來,隻盼能接回師弟,少林絕技既然盜不成,也隻有罷手了。

他來到東土後,徑向少林寺進發,途中遇到一個老僧,手持精鋼禪杖,不住向他打量。哲羅星不明東土武林情狀,隻道凡是會武功的僧人便是少林僧,一見便心中有氣,便喝令老僧讓道,言詞極是無禮。那老僧反唇相譏,三言兩語,便即鬥了起來。鬥了一個多時辰,兀自不分高下,兩人內功各有所長,兵刃上也是互相克製,誰也勝不了誰。又鬥良久,天已昏黑,那老僧喝令罷鬥,說道:“兀那番僧,你武功甚高,隻可惜脾氣太也暴躁,忒少涵養。”哲羅星道:“你我半斤七兩,你的脾氣難道好了?”他的華語學得不甚到家,本想說“半斤八兩”,卻說成了“半斤七兩”。那老僧甚奇,問道:“什麼叫做‘半斤七兩’?”哲羅星臉上一紅,道:“啊,我說錯了,是八斤半兩。”

那老僧哈哈大笑,道:“我教你罷,是半斤八兩。這樣尋常的話也說不上,我們的中國話,你還得好好學幾年再說不遲。”哲羅星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那老僧笑道:“嘿嘿,書袋你倒會掉,卻不知半斤乃是八兩。”哲羅星、波羅星師兄弟一意到中土盜取武功秘訣,讀了不少中國書,所知的華語都是來自書本子的,於“半斤八兩”這些俗語反而一知半解,記不清楚。

兩僧打了半天,都已有惺惺相惜之意,言笑之間,互通姓名。那老僧便是清涼寺方丈神山的師弟神音。哲羅星得知他不是少林寺的,更加全無嫌隙。神音問道他東來的原由。哲羅星便說師弟來到中土,往少林寺掛單,不知何故,竟為少林寺扣留不放。神音一來好事,二來對少林寺的威名遠揚本就心中不服,三來要在這位新交的朋友之前逞逞威風,便道:“我師兄神山武功天下無敵,從來就沒將少林寺瞧在眼裏。我帶你去見我師兄,定有法子救你師弟出來。”當下神音將哲羅星帶到清涼寺去,會見了神山。

神山心想少林寺方丈玄慈為人寬和,好端端地為什麼扣留波羅星,其中定有重大緣由,當下善加款待,慢慢套問,不到半個月,便將哲羅星心中隱藏的言語套了出來,隻不過他咬定說想取佛經,用以在天竺弘揚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