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惠妃娘娘見諒,這白玉釵乃是皇上親手所贈,如果齊兒不好好保管,隻怕會惹皇上不高興。她態度很明確,立場很堅定:請惠妃娘娘見諒。再度言明此句,她此時顧不上惠妃的麵子。
齊貴人,你這可就不對了,難得我們惠妃看得上眼,多少人求也求不來啊。德妃也乘機插一腳,和在旁的榮妃交流一下眼色,事不關己,怕什麼加油添醋?!
你別太小氣了,皇上這麼寵你,你再討一個還不容易啊?
娘娘太抬舉了,齊兒可沒這個本事。她連正眼都不瞧她人一眼,免得對其更生厭惡之意。齊宣伸出雙手向惠妃討回釵子:惠妃娘娘如果真的喜歡,待齊兒向皇上請旨後再轉贈予你,如何?畢竟地位有別,如今她在後宮裏也不如先前當寵的日子般風光,與其硬碰隻會落得個兩敗俱傷。所以齊宣還是軟化了口氣,盡量讓自己的話語保持相當的禮貌:何況這支釵我已用過多時,難免有些殘舊,轉送娘娘實不合宜。
惠妃知道這個女子的心思,她不想把釵子送與自己--在這麼多人麵前,她,一個小小的貴人竟敢對自己如此無禮!這口氣,惠妃說什麼也咽不下。
但是此時為了顯示自己的寬宏大量,惠妃把釵子交回到齊宣的手中:既是皇上親手所贈,妹妹是應當好好保管。
齊宣收好,並借口身體不適便禮辭宴席,宜妃隨她去罷。回頭看見惠妃那暗自生氣的臉,宜妃不禁偷笑出聲,遞給惠妃一杯茶:惠姐姐著實給了齊貴人很大的麵子啊。
這句暗帶奚落的說話讓宜妃遭遇了惠妃一個白眼,不過她卻毫不介意,望向戲臺,嘴邊帶笑:這出戲,真精采。
紅梅從隨同齊宣回宮的雪竹口中得知了事情的經過,拍手叫好:主子,你太厲害了。
當然,紅梅,你都不知道,當時惠妃那叫氣得沒辦法,想發火卻又沒有借口,齊貴人就帶著我走了,其他人都不敢說話呢。
兩個人嘰嘰喳喳地在討論事情的經過始末,齊宣卻在一旁靜靜地說:你們二人還沒夠歲數出宮吧?
二人甚感驚訝,惶恐地問:齊貴人,是不是我們做錯事了?我們不說話了,我們不再亂說話了,你不要趕我們走。
齊宣那準備要下跪嗑頭的二人扶起:不是你們錯,是我錯了……她嘆息一聲,撫著白玉釵:我輸了這一仗……慨嘆的話卻帶著微笑:我這還有點嫁妝,你們帶上離宮後好好生活,不要再回來了,知道嗎?
不,不,我們不要。兩個丫頭麵對滿桌的金銀珠寶一點也不動心,隻跪著苦苦哀求齊宣改變主意:我們隻求留在齊貴人身邊,好好服侍齊貴人。
看你們兩個傻丫頭,不要哭,留在我身邊不是一件好事。我今天和惠妃她們這麼一鬧,以後可有得麻煩了,我現在放你們出宮還來得及。雖然說皇上已經不寵愛我,可這點事情我還是可以辦到的。雖然上次康熙盛怒而去,但是心細的齊宣知道他對自己仍然有情,拚著最後一點的情份,紅梅雪竹出宮的事情還是可以商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