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麻喇每月初一都要去奉先殿拜祭孝莊皇太後,因為這是她們之間的特殊日子。因為在這一天,她正式成為孝莊身邊的侍女,是她們主仆二人相識的日子。從蒙古大草原到紫禁城,主仆情深,蘇麻喇事事為孝莊盡心盡力,當年還是她親自照料著出水痘的康煕,康煕那手漂亮的滿文也是因她所教。
惠妃的姨娘今天進宮探望惠妃,兩人正在惠妃宮說話。
姨娘,人可帶來了?
稟娘娘,帶來了,早叫小豆子在宮門接應好,領了進來。
好。惠妃望向外邊:時辰也差不多了,蘇麻喇姑這時應該走到奉先殿了,咱們也過去,把這場戲做好。轉向身旁的德妃說:德妃,你說是吧?
奉先殿,蘇麻喇一來到,便看見齊宣已經在此。
齊貴人,怎麼今兒來了?
齊宣上前攙扶著她,微笑道:我來給皇上求個福,皇上離宮快有一個月了。
有齊貴人掛念著,皇上一定會平安歸來。
齊宣扶她跪下:齊兒不耽誤姑姑與太皇太後談心,先退下了。
不用,你在這裏也成。她挽留齊宣,隻是幾日,仿似蘇麻喇又老了不少,齊宣越發覺得這個兆頭不好。蘇麻喇誠心祈福,口中振振有詞。齊宣在旁邊站著,不打擾。待蘇麻喇張開雙眼,齊宣便扶她起來,聽她說著:齊貴人,剛才太皇太後說她一定會等著老奴去和她會麵。
她立即驚呆:蘇麻姑姑,這......
你不必嚇到,其實老奴等這一天也等了好久,老奴本就早該去了。當年如不是皇恩浩蕩,托付皇子予我照料,老奴恐也早跟著太皇太後去了。她握緊齊宣的手,白如筍尖,細如青蔥,好一雙巧手:老奴活到這般歲數,自知天命,最近我的身體越來越弱,估計也就是捱著日子等皇上回來罷了。
蘇麻姑姑,讓齊兒召太醫為您瞧瞧?就算你不要,如果你信得過齊兒,讓齊兒為你把把脈如何?蘇麻喇姑在生活上有兩個與人不同的特點:一是終年不浴,隻有到年終最後一天即除夕之日,才用少量的水洗一洗身體,然後再把這些用過的髒水喝掉;二是終生不吃藥,即便病情再重,也不服用任何藥物。她的這兩個特殊的生活習慣就連位尊九五的皇帝都很清楚。何以如此?卻沒有人知道,有人說這是她信奉佛教相關,有人說她是保持在蒙古的生活習性。但沒有一個答案是肯定,讓人信服。
齊貴人深知老奴脾性,照顧有加,老奴謝過齊貴人。請齊貴人不必費心,這一遭老奴終是要走的。她微笑地撐起一臉的老紋,滿懷慈悲之色:老奴曾說過願意多活幾年,為主子叩頭祈禱,以盡奴才的一點心意。不瞞齊貴人,我存活一世,隻是為主子念佛祈福罷了。蒙主子厚恩,體諒老奴上了年紀,不再予我差事奔波。老奴每日所做隻是在佛像前盡力為主子祈禱,祝願主子萬萬歲。
蘇麻姑姑,我和皇上都不舍得你,十二阿哥不舍得你,大家都舍不得你走。
齊貴人,以後皇上就交給你多加照顧,老奴擅自求你一事?
奉先殿外,紅梅雪竹仿如門神守著,一個民女扮相的人跑了過來,看她來勢洶洶,二人交換了眼色,手腕一揮,便有兩叁大漢衝出來,駕起那人,捂住她嘴,抬到一邊去了。
哎,你們在幹什麼呢?!惠妃一行人時間算得剛剛好,就在此時來到,這意外也讓她們始料不及。正說著要攔,那些大漢的身手卻極好,嗖地一聲便不見了人。
紅梅,你們在外麵鬧什麼呢?不知道我在裏麵給萬歲爺祈福呢?齊宣扶著蘇麻喇走出來,正麵便迎來惠妃的臉。
蘇麻喇一見這狀況也蹙了眉,預感有事發生,說:老奴見過惠妃娘娘、德妃娘娘。惠妃身旁站著一名夫人,梳裝不缺華貴,蘇麻喇不認得她。
臣妾見過齊貴人。姨娘按宮中規矩向齊宣行禮,惠妃匆匆介紹了一下,眾人便知她乃惠妃的親姨娘。
原來是惠妃娘娘的姨娘,散步來了?齊宣當什麼事都不知道,蘇麻喇暗自留意各人臉色,是人是鬼,她還不至於老眼昏花,分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