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2.(1 / 2)

蔡淑芬是七零年跟隨父親來到香港的,那年她十歲,十六年過去了,她還清晰的記得過海那晚的情形,自己從睡夢中醒來,借著微弱的星光,周圍十幾雙驚恐的眼神。

她搖了搖頭,說道,“爸,當初你要是讓我繼續睡覺,不。。。“

待她看見父親祈求的眼神,歎了口氣,說道,“小康鬧的厲害,幼兒園不要,你也知道我倆這工作,隻能拜托你照看一陣子了。“

蔡建國點點頭,說道,“行,我帶著。“

蔡建國把目光投向床榻,看著熟睡的外孫,見他嘴角上翹麵露笑意,憂心的問道,“找的這個孫醫生怎麼說?“

蔡淑芬把臉扭向窗戶方向,陽光照的她的麵頰上,可以看到眼窩處泛著亮光,語氣平緩的說道,“這個病很常見,可出現在三歲孩子身上還是從未有過,他也不知道怎麼治療,隻讓我多陪孩子,讓孩子輕鬆愉悅一些,可。。。“

蔡建國打斷她的話,說道,“我知道,你倆工作忙,要我說,咱家小康健康的很,也許隻是,恩,等我找張真人給看看。“

蔡淑芬緩緩的點了點頭,蔡建國見狀臉上終於露出了笑容,說道,“一會小康醒了,我就領他去。“

蔡淑芬抬手看了看表,站起身來,從兜裏掏出一疊錢輕輕放到桌子上,說道,“爸,這是小康這個月的夥食費,你收著。“

蔡建國慌亂的拿起錢往女兒懷裏送,“我有錢,每天都有進賬,你拿回去,你兩口子那不容易,我有錢。“

也許因為說話的聲音有些大,床上的小康翻了一個身,哼哼了兩句,兩人瞬時停下,蔡淑芬抓起桌子上的包,躡手躡腳的往外走,口中說道,“星期六晚上,我和德林過來看你。“

蔡建國拿著錢,口裏不停地說道,“我有錢,唉,你看,真是的。“

這時女兒已經關上門離開了。

蔡建國牽著小康的手走在人行道上,不時與路旁的攤販打招呼,送出幾句奉承,收獲幾句讚美,一旁的小康也沒有閑著。

路的盡頭有一處老式建築,遠遠看去都能見到繚繞的香火,可走近之後細細的看,分辨不出是寺廟還是道觀。

時有香客進進出出,蔡建國領著小康也走了進去,進了門有影壁牆遮擋,看不見院子裏的景致,轉過去,一個巨大的香爐擺在院子中央,繚繞的香火就是從這兒冉冉升起,香爐的對麵是三間房子,房門全都洞開,隱約可見每個房間裏都有幾尊高大的塑像。

蔡建國徑直走向右側這間,邁過門檻,朝門邊桌子後打盹的老道輕聲說道,“張真人,張真人。“

一身黃色道服的老道趔歪了一下,打了一個嗬氣,睜開惺忪的睡眼,含糊的說道,“老蔡來啦,東西在後邊,你自己去取吧。“

蔡建國諂笑說道,“張真人,我領著外孫來的,讓您再給看看。“

老道身體前傾,這才看到桌子前麵的小康,臉上出現了笑容,說道,“好些日子不見,長的壯實了。“

蔡建國歎口氣,說道,“張真人,看了好多醫生,那毛病還沒好,麻煩您再給看看。“

老道笑著說,“我說什麼來著,這病哪是藥石能醫的,這是鬼上身,得開壇設法。“

蔡建國陪著笑容迎合著,一旁的小康突然說道,“大巫說我沒病,對了外公,你會抓魚嗎?“

1993年香港,屯門,沙田地街,土地廟,一個少年蹲在偏殿門口的桌上,手裏擺弄著卦簽,說道,“張老頭,你這卦也不準啊。“

黃色的道服有些泛白,道冠有些歪,陪著笑,說道,“少爺,少爺,您慢點,別摔到。“

少年隨手把卦簽往竹筒裏一插,說道,“別廢話,錢呢?“

老道恭恭敬敬的捧著錢遞到少年麵前,說道,“少爺,能不能一個月五百?“

少年看都未看他一眼,往後一跳,輕輕鬆鬆的站起在桌子旁,上身絲毫未動像平移了一段距離一般,抬手拍了拍老道的肩膀,說道,“要不你也跟青山禪院,青山觀一樣行不行?“

老道連連搖頭,“一千,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