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白田,青一鎮人,我出生的時候,我的父母就死了,鎮廟的老和尚撫養了我,他養的不隻有我,還有二十多個孩子,也不知道這老和尚有多大善心,竟然養了一輩子的棄兒。我的生活並沒有因為被收養而變得很好,隻是餓不死,為此,我確實要感謝這個老和尚,這八年的孤兒生活真正讓我成為了一個潛力股。
我後來才知道,僧侶養棄兒不是個別現象,神國四百八十寺,每年都會招收十歲適齡兒童學習經法,從而走上上流社會,這是每個普通家庭夢寐以求的事情,養出一個僧人,富貴一輩子。但是普通家庭哪裏知道如何造就一個大僧,隻有人中龍鳳才能走到那最後一步,光宗耀祖。每個地方的供養寺廟就成了每個家庭的寄托,誰也沒有研讀經法多年的住寺僧更懂得培養僧人,但是神國有規定,隻有拿到寺廟的結業證書,才可以在任何寺廟行走學習,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往寺廟都不行。
但是任何法律都有其照顧不到的地方,寺廟是神國的重要機構,執行天下歸心的普度之法,很多寺廟和尚都有收養棄兒的習慣,彰顯神國慈悲,所以領養這些棄兒成為了很多家庭實現願望的捷徑。
事實證明,寺養棄兒有更大幾率成為神國的一員。
所以我被很多成年人角逐爭搶,八歲那年,青一小寺一次禮神日,鎮上很多家庭過來尋覓天緣,這種天緣是人前世修來的福分,雖然老和尚一直告訴我們,一切隨緣,我並不這麼認為,寺廟的飯確實不如凡俗好吃,偶爾遇到善人打賞,我就會偷跑出去喝天音草釀成的粥,鎮寺是神國最小的機構,窮可以代表神國所有鎮寺的現狀,我們這些孤兒都隻是活在溫飽線上,我的第一個願望就是每天都喝天音粥,所以我必須找一個非富即貴之家,絕不能委身於想逆襲的屌絲,因為隻會被當作逆襲的工具,苦不堪言。
我開始想觀察今日來禮神的人,天緣向來是雙方都會意的緣分,一方不同意,也難以成事,著實顯示了這神國寬容,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布衣,有綾羅,綾羅者未見其富,布衣者非是清苦,神國最接近底層人的最大型自願交流活動開在初春時節,人人奔走相告,這竟然成了神國最重要的飛黃騰達之路,非是依靠自己,而是依靠十歲幼童,大概自己成功困難,讓別人成功顯得容易。
我早早來到事務殿,用多年來的積蓄,3個緣幣,這個緣字大有來頭,許多年過去,我才知道其真正含義。一個緣幣我可以喝2碗天音粥,我大膽用這6碗天音粥博一個前程,我博得是自己,因為我沒有收養寺中棄兒的權利。我換來了前院掃地的位置,很多人應該不會理解,理應去換一些新的衣服,打扮的好看一點,會碰到好父母的概率大一點。我不以為然,此時我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選擇一個富貴家庭,這是考驗技術的活計,我得憑借多年孤兒院的生活閱曆和眼光賭一賭,因為八歲的我隻能靠一半運氣,一半苦楚的生活經曆,別無他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