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有了個想法:“要不……改日我把融君約上,說是去騎馬,你和石統領也一塊兒來,這樣他們自個兒談情說愛去,咱們就在一旁清清靜靜地說話,回來旁人問起,就說我是跟融君一塊兒玩去了,旁人也不會起疑心,你覺得怎麼樣?不然每天就見這麼個把時辰,過兩****就要回京城過節去了,節後你又要去國子監,想要再見麵就沒那麼容易了。”
曹玦明想了想:“還是算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石統領出城是為公務而來的,別為了私情誤了正事。我也要多用心讀書,等考上了進士,有多少麵見不得?”
青雲聽了忙端正神色:“你說得對,是我糊塗了。”大概是這兩天過得太幸福了,她竟然昏了頭,還好他腦子清醒,沒有本末倒置。
曹玦明又提醒青雲道:“近來附近不大太平,我在鎮上住的時候,聽茶館裏的小二說,似乎有流匪作亂,官府的人正在鎮子附近搜尋呢,也許還會過來莊園上問問你們家的人。我想起石統領帶兵來此,就是為了追緝羅氏餘孽的,若他們就在附近,那你還是別出門的好。騎馬什麼的,也不必急於一時,眼下天氣正熱,騎了馬也是一身的汗,你還不如跟薑姑娘在莊園裏賞賞花、釣釣魚算了。”
青雲笑著點頭:“好,我就聽你的!”
送走了曹玦明,她回到宅子裏,重新換了身正常的裝束,跑去找薑融君。薑融君看起來比前幾日更憂鬱了,一見她就要勸她別衝動,別輕易跟太後對著幹,萬一觸怒了太後,她日後要依靠誰去?說得激動時,甚至還甩下話,說就算她擺脫了與石明倫的親事,自己也不會嫁給後者的。
青雲無奈極了,知道這是因為薑融君不知道自己真正身世的緣故,但又不好實話實說,除了安撫她,一再告訴她太後對自己很好以外,也沒法說什麼,最後隻得請杜嬤嬤出麵勸住薑融君,就狼狽地脫身出來,想想自己還是早點解決了這件事的好。等過兩天回到京城,她就馬上去找太後說婚事!
青雲又跑去看清江王,但他卻不在自己的院子裏,侍候的人說他午後心情煩悶,到馬場散心去了。青雲不由得好笑,心想自己和薑融君是打著騎馬的名義到莊上來的,還不曾騎過一次馬,沒想到反而是清江王占了先。她想想曹玦明雖然勸她別騎馬出去,但馬場還在莊園內,想必無礙,便跑了過去。
但清江王並不在馬場中。他既是要散心去的,又怎會滿足於在一個小小的馬場裏溜馬呢?無論是後山還是附近的山野,有的是廣闊的天地可供他仗馬馳騁。
青雲問了馬場的人,得知清江王身邊除了他帶來的兩名侍衛外,還有兩個馬倌騎馬跟了上去,想來無礙,也就不多事了,隻是囑咐馬場的人,等清江王回來了,就報給她知道。
然而,青雲這天一直等到太陽下山,也沒等到清江王回莊。
她覺得有些不對勁,忙派了人去尋找。這莊園附近的土地都是她所有,住的人家都是她的佃戶,清江王目標明顯,又帶了好幾個人,一路上都經過什麼地方,一定會有不少人看見的,問一問,也就知道他跑馬的路線了。
沒想到這一問,還真問出了問題。莊園裏禦衛出身的幾名護衛根據佃戶們的指示,依馬蹄印記綴上去,居然發現了那兩個跟著清江王出莊的馬倌倒臥在路邊,一死一傷,受了傷的還昏迷不醒,馬也臥斃在側,看傷勢,顯然是被利器襲擊了。
再依循地上留存的蛛絲螞跡找了一段路,護衛們又發現了一名清江王護衛的屍首,馬已不見了蹤影。看地上的幾大攤血與其他痕跡,可以猜想當時一定發生過一場激烈的廝殺。
護衛們不敢大意,立刻回報青雲,青雲嚇得臉都白了。清江王身著華服,身邊又有兩名身手不凡的護衛,就連隨行的馬倌,也都粗通武藝,一般流匪怎會襲擊他們這樣一看就是硬茬子的人?莫非跟羅氏餘孽有關係?
她不敢大意,立即命杏兒請來石明倫,對他明言:“盡你最大的努力,把清江王平安救回來,你立了大功,想要向皇上求什麼不能?到時候還有什麼好顧忌的?”
石明倫本來肅穆的臉上怔了一怔,目光移向聞訊趕來的薑融君身上,略作停留,又重新轉回青雲身上來:“縣主放心,這本就是石某的職責,無論石某是否有求於皇上,都會盡心竭力救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