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說服(1 / 2)

青雲心裏覺得很奇怪。

薑家大老爺最近確實有些不大妥當的行為,讓人心疑他有意在朝中結交權貴,漲大自身權勢,是要往羅家當年外戚當權的方向發展了。不過薑家畢竟與羅家不同,百年來都隻在文官仕途上拚搏,從未染指過兵權。而書生造反,三年不成。薑家無論是表麵上,還是實際上,都不可能走到謀反這一步的。

本朝從先帝時期開始,對外戚一向是防備的多,就算薑家子弟人才濟濟,能升到高位的也是極少數,一般都是在地方上任五品以下的比較多,地點還分散得很。這樣的薑家又能給朝廷帶來什麼危害?皇帝不過是不想讓薑家勢力過大,給外界以錯誤的信號罷了。

但這種事,皇帝跟她私下裏說說沒問題,皇帝跟近臣們討論一下,也沒問題,石明倫卻還遠遠不到心腹重臣的地步,皇帝怎會驀然在他麵前提起了?如今薑家還沒做出什麼不可收拾的事,皇帝也沒打算跟舅家翻臉哪?忽然對著臣下說幾個堂舅最近很不安分讓他很不爽,又是在演哪一出?

演?

青雲忽然明白了什麼,便望向石明倫,留意他的神情。

石明倫到底不是蠢人,這下也明白皇帝話裏隱含的意思了。這對他而言卻並不是什麼問題,薑融君幼年遭逢巨變,不得不詐死逃亡,對族人並沒有太多的好感,薑家族中與她關係還算可以的,除了收養她多年的薑五太太,就隻有這幾年才接觸多起來的薑七老爺了。薑五太太作為薑家二房媳婦,本來就與婆家人和族人不大和睦;而薑七老爺則是因為與薑鋒、薑鈞的生母林氏侄孫林德——也就是薑融君的表兄——關係密切,又曾為薑鈞之死向二房討公道,因此得了薑融君的感激罷了,薑七老爺如今也在外任上做官,兩人相隔甚遠,不過是偶爾有書信來往而已。

既然皇帝忌憚薑家權勢漲大,那等薑融君出嫁後,與薑家疏遠些就是了。橫豎薑融君的父母親叔都已死了,本房隻剩下一個繼祖母和一個叔叔,素來就有舊怨,幾年來也沒什麼聯係,隻怕娘家人的角色,還要讓薑五太太與龔樂林夫婦代勞呢。

這麼想著,石明倫便斟酌著道:“皇上明鑒,臣是皇上的臣子,自當聽從皇上號令,王公大臣,皆非吾主。況且薑家姑娘自幼離家在外,與族人並不親近,前些時候又曾因婚事之故,與長房生隙,聽聞她除了收養她的薑家二房五太太,並薑七老爺外,與族中其他長輩並無密切往來。薑家人雖有娘家之名,卻無娘家之實,臣又怎會因娶薑家姑娘為妻而重嶽家族人,卻忘了為人臣子的根本呢?”

皇帝要聽的,不過就是石明倫這一番話罷了,因此當即便笑了:“石卿忠君愛國,朕還是信得過的。既然石卿已有了主意,朕也樂得成人之美。你且回家等消息便是。”

石明倫精神一震,差點兒就要露出喜色來,勉強維持著在禦前的禮儀,重重磕了個頭,方才退了出去。

青雲見事情這麼幹脆利落就解決了,有些反應不過來:“皇上這就答應他了?”那之前說那麼一大番話是為了什麼?就為了讓石明倫表表忠心,答應日後疏遠薑家嗎?

皇帝笑道:“這就夠了,朕本來就有意成全他,方才說那番話,不過是提醒他一聲,省得日後他真被薑家人哄過去罷了。”

青雲悄悄瞥了他一眼:“皇上,這是要打壓薑家了嗎?雖然母後在這種事情上一向很是通情達理,但她心裏還是會難過的。況且薑家如今行事還不算太過分……”

皇帝擺擺手:“薑家能做什麼事?敲打幾句就完了。誰還真把他們當成禍患了不成?依我看,薑家一族裏頭,也就是薑大老爺心氣高些,興許是從前被二房的舅舅們打壓,不得出頭,他忍氣吞聲久了,如今得了勢,便有些忘形起來,也想要學薑家二房似的,掙一個權傾朝野。無奈當初薑家二房有楚王太妃扶助,他如今卻得不到母後的支持,因此有些浮躁了。眼下他還在外任上,等明年任滿,就該謀個好缺了,朕估計他是想入朝,入中樞,待朕把他繼續壓在地方上,最高也隻能做到四品,他要折騰,也折騰不起來。”

青雲想了想:“那也是明年的事了,眼下大舅母就在京裏,正給幾個兒女尋親事,看起來似乎不是實權大臣,或是高門大族,她都看不上。婉君婚事已定,沒什麼可說的,剩下的表弟妹們,還不知會如何安排呢。不如稍稍提醒一聲,讓大舅母別忘了形?若是薑家長房願意收斂,事情自然皆大歡喜。皇上是要壓製外戚,卻沒打算跟外家翻臉吧?”

皇帝沉思片刻:“也罷,姐姐給母後透個口風吧,讓母後把心思轉到這件事上頭,省得她招婿不成,要尋人出氣。母後對薑家還是有些情份的。薑家長房如今已成勢了,哪怕是我們暗中警告,他們也未必甘心收斂,若真鬧得狠了,母後心裏也要難過。橫豎母後是出自薑家二房,如今也一落塗地了,其他哪個房頭得勢,對母後來說都是一樣的。朕聽聞薑家七堂舅在外任上已經到任了,不日便要進京,他為人正派,在任上行事也清正,頗有些才幹,朕就抬舉一下他,與大堂舅作個製衡,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