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行動雖然不算張揚,但也沒掩飾,京城的人很快都知道了。大多數人都是知道好歹的,見皇家已然生怒,為了不惹禍上身,也都紛紛閉了嘴,雖有一些人有自己的小心思,卻也沒做什麼。
與此同時,也有幾方麵的人開始反駁那些流言。
溫郡王府的老太妃在上門探望她的宗室女眷麵前大罵傳播謠言的人用心歹毒。她倒是沒有明確說青雲是她的親孫女,隻是罵外頭的人敗壞她孫女的名聲。至於清河縣主流落在外的傳聞,她就輕描淡寫地說,是楚王太妃記恨姐妹,把孩子抱走了,幸好有堂舅薑鋒將孩子救下,旁的細節倒是沒說。但有些宗室隱隱約約曾聽過相關的傳聞,倒是有點相信這個說法了。
另一方麵,南陽王妃也在一個公開的場合說起這件事,言道外頭的流言荒唐,說清河縣主的身世她夫妻二人都十分清楚,那背後之人拿個苦命的小姑娘說事,不過是為了敗壞太後的名聲罷了,矛頭直指曾與太後結過怨的人,從羅家到盧家,再到薑家二房,幾乎都包含進去了。
也有人請宮給太後請安時,遇見了陪伴在側的清河縣主,旁敲側引地問起此事。太後是差點就當場翻臉了,青雲則輕描淡寫地道:“說太後當年做了不好的事,怎麼不想想當時是什麼情形?太後生已故二皇子,確實是在宮外,但當時還有薑家九舅舅以及楚王太妃在呢。九舅舅已經去世了,但楚王太妃尚在,若有人懷疑太後做過什麼,為什麼不去問她?”
那人有些訕訕地,誰不知道楚王太妃如今已經不見外人了呢?她要上哪裏問去?
青雲見狀,眼珠子一轉,掩口笑道:“說起來,外頭傳播謠言的人,非要盯緊我一個沒人理會的小小縣主做什麼?還拿我的身世牽連到太後娘娘身上,接下來莫不是要說到皇帝頭上了?那人倒也好膽子,這是要謀反不成?”
那人心下立時一驚,回想起來,全身都冒了冷汗,難道她是被人利用了嗎?待出得宮來,立刻就將這段對話告訴了家人以及親近的朋友。於是京城裏開始有傳聞,指先前這些所謂關係到清河縣主身世的流言蜚語,極有可能是有心謀反者的陰謀詭計,其實全都是胡編亂造的!
就在這時,坊間還真的傳出了新一版的謠言,指太後既然能將親生的女兒換成外頭找來的男嬰,混淆皇家血脈,也要在先帝麵前爭寵,那是不是可以猜測,她若是第二胎也生了女兒,同樣會這麼做呢?雖然在宮裏生產,要偷龍轉鳳沒有宮外容易,但她已經是寵妃了,廢後羅氏早已被打入冷宮,宮裏以薑妃為尊,誰還能攔得住她?
這個謠言如此驚天動地,本該在流傳開來的第一時間,就引得四方震動的。但因為青雲這邊有話先傳了出去,聽聞謠言的人,倒是都有了別的想法,即使聽到旁人議論此事,也都閉緊了嘴巴,半點沒有再傳播開去的意思。那些有心人見狀,心裏不禁暗暗著急,隻得想辦法到更多的場合去宣揚,但聽過他們說話的人轉身就將事情報了上去,沒等這些有心人有更多的動作,他們就已經被官府抓起來了。
眼看著流言蜚語得到了控製,青雲也暗暗鬆了口氣,記掛著還在莊園裏養傷的清江王和小住的周楠,便出了宮,打算回莊看一看。這時候,曹玦明卻找上門來。
他一臉嚴肅地對青雲道:“楚郡王府……可能有些不對勁兒。我族兄上門去給小世子診平安脈,發現郡王妃與世子似乎都被人軟禁了,無法與外人接觸。郡王妃還讓心腹之人托我族兄遞了一封信出來。”他從懷裏掏出信,遞給青雲,青雲接過來一看,隱隱約約認得那是楚郡王的筆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