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一手製住楚王太妃雙腕,一手用食指比出數字,一條一條列舉給她聽:“第一,當年你如果沒有將我偷換成自己的兒子,先帝仍舊會除掉羅家,因為羅家謀逆,已經容不得先帝了,先帝一定會先下手為強,就算隻有一個兒子,也會留子去母。太後性情溫和,不會加害大皇兄,那等到她成了皇後,再生出皇子時,太子之位也能穩穩當當到手。你依然是深受先帝信任的楚王正妃,有丈夫疼愛,有兩個兒子承歡膝下,等先帝駕崩,皇上年幼,說不定楚王叔就是攝政王了,你們夫妻從此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難道不稱你的心意?!”
楚王太妃的臉色變了變。
“第二,當年你偷龍轉鳳之後,若是沒有因為心急自己的兒子遲遲未能獲封為太子,就多此一舉地對大皇兄下了毒手,引發廢後羅氏報複,害死了你兒子,他如今說不定還好端端地活著呢!隻要沒人說出他的身世,他就是名正言順的嫡皇子,先帝要立皇儲時,還不一樣會立他?可就因為你一時糊塗,他連性命都丟了,你還有臉怪到別人頭上?!”
楚王太妃的臉色一白,麵上痛苦之色一閃而過。
“第三,你把自己的兒子害死之後,一時不能接受現實,遷怒到別人身上,先殺曹太醫,接著又讓薑九爺將我帶走。就是因為曹太醫死得不明不白,他兒子一路追查,找到了薑九爺的行蹤,從而找到了我,揭發出我的身世,隻怕先帝這輩子都不會知道還有個女兒流落在外呢!要是你當年沒那麼心狠,留我在身邊撫養,誰會揭穿這些內幕?這一切難道不是你造成的嗎?!還有第四,要是你沒慫恿楚王叔造反,你今天還是風風光光的楚王妃呢,怎會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明明大好局麵,都是被你自己給葬送了,你還覺得自己才智無雙,隻要入宮就能呼風喚雨嗎?別笑掉人的大牙了!若不是有楚王叔寵著你,有靖雲哥護著你,你早死了!還有臉在這裏叫囂個什麼勁兒?!”
楚王太妃身體晃了晃,軟倒在地,嘴中喃喃:“不是的……不是這樣的……我沒有害死祚雲……”
青雲隻覺得好笑,說了這半天的話,她居然隻惦記著那個早死的小兒子。
旁邊眾人聽了這些話,倒是在心中暗暗驚懼,想著若是楚王太妃沒有犯下這些錯誤,說不定今日她就真的成事了,幸好幸好,此婦大愚若智,不曾叫她得逞。
隻有徐閣老對青雲的態度有些不讚同:“縣主……咳,公主殿下,楚王太妃好歹也是您的長輩,您怎能這般……”
青雲打斷了他的話:“一介罪人,也有資格讓我敬她?!”
徐閣老閉嘴了。
太後心中大為暢快,笑著拉起女兒的手:“好孩子,這些年委屈你了,幸好如今惡人有惡報,咱們隻等著看她的下場就好!”說到這裏,又轉向皇帝:“前些日子皇上不是說要問薑家的意思,看如何處置她麼?不知眼下可有回音了?”
皇帝笑了笑:“已經有了,隻等年下祭祖時改了族譜就是。”他看向楚王太妃,神色淡淡地:“薑氏一族公議,都認為薑鳳卿行事惡毒,有負薑家家訓,不配再為薑家女,因此定了要將她出族,今後無論生死病休,都不與薑家相幹。其子亦不能再認薑家為舅家。”他頓了頓,補上一句:“薑家二房的男丁也附議。”
薑家這個決定,卻是連楚郡王也擯棄在外了,趨利避害的意味太濃了些。不過倒也省了許多麻煩。
楚王太妃對此倒是沒怎麼激動,她隻是冷冷地笑著,語氣中帶著幾分灰心:“那又如何?我從來就沒指望過薑家能幫上什麼忙,一向都是他們在依靠我。”
太後見狀隻能搖頭:“你真是沒救了!”轉身就往後堂走。既然薑家將薑鳳卿出族,那她犯下任何罪行,都不會影響薑家了,她也不必再為這個不再是她姐姐的女人煩心。
青雲扶她回座,小林子快步悄聲進來,湊到皇帝耳邊說了一句話,皇帝便道:“既然楚郡王來了,就讓他進來吧。”
楚王太妃眼中一亮,直起了身。她就知道!這個兒子不會棄她不顧的,在這時候跑來,必定是要為她求情!
楚郡王走進來時,腳步還帶著幾分虛弱,撲通一聲就跪在堂下,離楚王太妃足有三米以上的距離,說話的聲音也有此顫抖:“回稟皇上,臣父已經醒了。太醫說,臣父此番受傷,元氣大損,隻怕有礙天年……”
皇帝微驚,隨即溫和地安撫道:“堂兄請起。堂兄不必擔憂,事情朕都已經知道了,楚王叔與堂兄此番都受驚了。楚王叔身子不好,隻管安心休養。”
楚郡王含淚道:“臣謝皇上隆恩,隻是此番變故,臣父子皆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臣父方才清醒時,曾囑咐臣前來將事情說清楚。先前因臣母有錯,臣父子二人領旨將她帶回禁足,過後聽聞京中流言,才知道臣母早有謀劃,臣父一怒之下前去尋臣母理論,卻不料被臣母擊傷。臣母更因此而以臣父性命威逼於臣,強要臣依她吩咐行事。臣雖不願,無奈為臣父性命著想,隻能屈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