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十二章 發榜(1 / 3)

新帝繼位後的第四年二月,舉行了新一期的春闈會試。因有可靠的傳言說,新帝即將在明年正式親政,因此這一年的秋天會再舉行一屆恩科鄉試,明年春天則是多添一屆恩科會試,各地舉人們都有了兩次的科舉機會,故而人人都十分歡喜,更加努力地去備考。

連著兩屆科考,意味著有雙倍的名額,這樣好的機會,有心科舉入仕的人都不能錯過。

抱著這樣念頭上京赴試的人比往年更多些,而且有許多人都打算這一科若不中,也會留在京城等候明年春闈,因此參加會試的人數創下了本朝曆史的新高。禮部為了應對這一局麵,可費了不少功夫,總算平平安安地熬過去了,沒鬧出什麼亂子來。又因為皇帝親自過問科考,十分重視,有心要搞小動作的,也都收斂了許多,所以沒有舞弊的傳聞傳出,就順利結束了會試。士林與民間皆道新君仁愛賢明,有一代明君之像呢。

今天正是會試放榜之日。貢院門口早已擠滿了人,就等著結果張貼出來了。附近一帶的茶館、酒樓,更是早早就滿了客,幾乎全都是應試的士子或其親朋,人人心急如焚。

青雲提前十日在離貢院大門最近的茶樓上訂了一個包間,此時倒是悠哉遊哉地坐在裏頭等候消息。曹玦明去年秋天順利考中了舉人,今年春闈也參加了,雖然喬致和、龔樂林與薑七老爺三位看過他的文章後,都覺得他今年可能有些勉強,若為穩妥計,還是再準備一年更好,但曹玦明還是下場了。青雲深知他的想法,倒也支持,不過對他考試的結果並不是十分看中。

以曹玦明的年紀,正經讀書的年份,能考中舉人已是十分難得,士林裏知道的人,誰不為他過去十幾年都將精力花在學醫上可惜?人人都感歎他被耽誤了,又深信他將來會有更大的成就。若真的強求他在這一兩年裏獲得進士功名,確實苛刻了些。真正書香名門出來的讀書人,從小熟讀四書五經,也沒幾個能在二十出頭的時候,就能考中進士的。青雲已經從太後那裏獲得了支持,無論這一關曹玦明能不能順利通過,兩人的婚事也依然不會有所變化。

今日在包間裏陪著青雲等候消息的,還有她的閨中蜜友周楠。兩人交情深厚,這一年來更是時常來往,青雲遇上大事,怎會忘了叫上周楠?不過她們本來還約了第三人,隻是遲遲不見人影。

周楠看著窗外貢院前人頭湧動的情景,有些受了驚嚇,忙縮回頭來道:“融君怎麼還不來?她隻有這一個表哥最親,本來今科有些勉強,是為了給她撐腰,才勉強應考的。她明明說了一定會來看榜單,結果到現在還不見蹤影!”

林德也參加了今年的春闈。他師從薑七老爺,天賦雖不算十分出色,卻難得勤勉,去年秋天順利考中了舉人。薑七老爺覺得他要是今年應試,極有可能會落到三甲裏,未免不大好聽,便有意讓他再壓一壓,等明年春闈時再應試,就有七分把握能進二甲了。

然而,薑融君自嫁入石家後,不大受叔婆婆待見。她本來就與薑家族人不甚親厚,性子又不是圓融善交際的,略嫌孤辟冷淡了些。出嫁時她明明有機會可以跟族人和解,卻放著一堆堂兄弟、族兄弟不管,堅持要表兄林德背她出門,薑家長房那邊對此很不諒解,平日自然就走動得少了。沒有娘家撐腰,哪怕有太後在,石太太也有些欺她無依無靠。林德是薑融君親祖母的侄孫,倒是她最親近的娘家親戚了,為了給她添些底氣,就打算考個進士功名回來。

當然,有了功名,他要成親也容易些。薑七老爺有意將愛女許配給他,可他自小在薑七老爺身邊長大,長年充作隨員,薑家族人多數看不起他,他要配得上薑家嫡女,沒有功名是不行的,尤其是薑大老爺早有意用薑七老爺之女聯姻,被薑七老爺駁回後,不可能輕易允許族中嫡女嫁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舉人。

有這種種緣故,林德這一科就顯得極為重要。他本人已經候在貢院門口了,薑融君也早說了要來,卻不知為何至今還未到。看時辰,再過一會兒榜單就要貼出來了。

青雲便對周楠說:“興許是她在家裏有事絆住了腳,你也知道她婆家是個什麼情形。”

周楠自然是知道的,不由歎道:“當日她心想事成,得了一直期盼的姻緣,本以來日後會順遂一生的,哪裏想到還有這些波折?那位雖然隻是叔婆婆,卻跟正經婆婆沒什麼兩樣。還好石統領是個會心疼人的,有他護著,融君頂多就是受些氣,隻要心寬些,倒也不至於吃苦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