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劍宗、三清盟、鬼禪宗、河洛書院和九冥城結盟共同製裁九陰瓊華這麼重磅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傳遍九陰,人們一方麵震撼於這股力量的強大,幾乎可以橫掃鬼域,另一個關注的焦點就是九冥城了。
蒼天作證,大多數人之前連聽都沒聽說過這個勢力的名字,怎麼剛一冒出來就能與幾個龐然大物處於同等政治高度,其背後到底是何方神聖?人們還是第一次對一個事不關己的人感到好奇,紛紛打探,永遠不要小看鬼族們的八卦之心。
於是乎,在有心人刻意的宣揚下,楊崢一朝成名天下知,成為議論熱點最高的人物,有關於其生前事跡一一被發掘出來,什麼臨危受命成為劍宗宗主,力挽狂瀾於不倒,什麼智鬥瓊華、蓮華禪院……
影響力最深的兩件事還是他參與靈河戰役,滅殺北域四魔,畢竟九陰占據主導地位的還是修真大戰時代的人。原住居民一看,吆喝,還真是個傳奇人物。在後修真時代,有機會和魔族交手的人已經不多了。
隨著楊崢名氣的帶動,九冥城被質疑聲也減弱了不少。盡管這個新興勢力還配不上其如今的政治地位,但在如此英明領袖的引導下,不過是早晚的事,九陰民眾漸漸順理成章的接受了九冥城的存在。
臧雪和媚幽等人被楊崢爐火純青的炒作手段折服了,就連虞南煙都讚口不絕。
楊崢謙虛的表示自己還差得遠,而且這種炒作不過是偏門,偶爾一次拔苗助長還可以,再用幾次便會導致九冥城根基不穩,轟然倒塌。言語中不乏對臧雪等人的警告,暗示她們要盡快脫離對自己的依賴,步入正軌,否則九冥城依舊是空中樓閣。
臧雪他們自然連連稱是。
虞南煙私底下對他的評價更高了,不驕不躁,極度冷靜,洞若觀火,這樣的人如果不成功,才真是沒天理了。
簽署完盟書,衝虛真人他們就紛紛告辭回去彙報了,其背後勢力都要圍繞盟約核心內容做相應的改變和調整,時不我待啊。
正處於交戰方之一的虞南煙更沒有時間逗留,湯臣整天在一旁催促,她耳朵都快磨出繭了。
無奈之下,虞南煙隻好對楊崢提出辭別,並邀其共同前往鬼劍宗,見見門中長輩。
楊崢可不傻,李伯叔在鬼劍宗有多麼憋屈他可是知道的,不是個個都像虞南煙那麼好說話,就算自己有功在身,回去處境也不見得好到哪去,誰讓他輩分最低呢,幹嘛去受那個罪。還是待在九冥城最好,這裏他才是老大。於是婉言拒絕,說是盟約初立,還要針對各方勢力的反應做出相應舉措,眼下就有申公狐這個大麻煩要處理,暫時脫不開身,等以後有機會再親自登門造訪。
虞南煙笑了笑,沒有再堅持,以她的睿智如何看不出楊崢的小心思,也懶得揭穿。
隻不過在走之前,楊崢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把李伯叔和柳南留下敘敘舊,反正以他們現在的狀態回去也幫不上忙,還可能成為累贅。
對於這種程度的小要求,虞南煙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簡單囑咐他照顧好李伯叔二人,便帶著湯臣離開了。
虞南煙走之後,李伯叔才長舒了口氣,感激的對楊崢道:“師侄,這次幸虧有你。”
楊崢心中好笑,臉上卻不露聲色道:“師伯過獎了,舉手之勞而已。”
原來在前一天,李伯叔私下裏找上了楊崢,請求他在虞南煙麵前開口把自己留下。
楊崢先是感到好奇,李伯叔好歹是劍宗宗主,早晚要入宗主會的,那可是鬼劍宗的最高決策機構,怎麼放著好好的前程不要,來他這個小地方瞎混。
李伯叔無奈道出了自己的苦衷,原來鬼劍宗雖然設立了宗主會,但真正決定的還是四老,即時水哲四人。這倒不是說時水哲戀權,而是四老無論能力還是智慧在劍宗曆代宗主中都是頂尖的,其他人望塵莫及,宗主會提不出更高明的意見,久而久之,漸漸淪為了擺設,也隻有裏麵寥寥數人具備話語權。在這種環境下任職,他李伯叔不過是湊個人數,體現不出其價值。
如果僅僅這樣的話也就罷了,李伯叔死的方式畢竟不怎麼光彩,雖然礙於四老的麵子沒有人敢說閑話,但被其他人以異樣的眼神看待是不可避免的,他一直感到壓抑。思來想去,還不如投靠這位師侄呢,前程那是次要的,最起碼舒心啊。
楊崢聽完李伯叔的訴求便點頭答應了,仔細想想他還是占便宜的,九冥城不比人才鼎盛的鬼劍宗,如今缺少的就是管理方麵的人才。李伯叔到底是做過劍宗宗主的人,能力方麵毋庸置疑,有他坐鎮,也算減輕了臧雪一部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