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一路慢走,老臣就隻能送到這裏了。”童貫朝著太子趙桓深深的拱手彎腰一拜,
“太子殿下一路慢走!”童貫身後一起前來送行的文官武將們也齊聲拱手施禮道,隻是從他們臉上已難尋不久前的那種唯恐落人之後的獻媚,
在他們身前,雖然僅僅才隔了十幾日的時間,但太子卻就像是換了一個人一樣,跟此前在帥帳中的意氣風發、揮斥方遒已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隻見他表情木然,恍惚如斯,臉上的幾道傷痕也還沒完全好利索,即便是再華貴的官服也遮掩不住他那悲涼的心情,此次的大敗不但敗光了東南大軍,更是給原本一片大好的前景蒙上了一層深深的陰影,待回到東京,還不知道迎接他的將會是什麼……,
趙桓看著童貫,張了張嘴想說話,但話到嘴邊卻又咽了回去,他十分想從童貫臉上捕捉到一絲奸計得逞的得意神色,隻可惜他沒有成功,童貫麵色深沉,似乎也在為此次的失利而悔恨不已。
趙桓不由更加疑惑了,童貫真的有這麼好心嗎?他當初極力勸阻自己開戰難道真的是出於公心和善意嗎?可這又怎麼可能呢?但自己又的確是被他給救了,若沒有他,自己現在不是已成了岐山賊寇惡刀下鬼就是階下囚……,
最終,趙桓隻是朝著童貫點了點頭便上了轎,轎子被抬起,在隊伍的護衛下朝著東京的方向慢慢行去……。
也直到這時,童貫那深沉的表情才開始迅速褪去,眼中得意之色大勝!
自從太子來了東南,擺在他麵前的路就隻有兩條,一是投靠太子,成為太子的人。二是阻撓太子,把太子搞走。
在經過深思熟慮後,童貫決定先向太子示好,卻不料,他遭到了太子的漠視,太子的反應也讓他認清了一點,太子心胸甚是狹窄,自己以前得罪過他,他是不會再接受自己的。既然如此,那好吧,那老臣就隻能選擇另一條路了。
隨後,岐山軍反常的舉動就引起了童貫的注意,他率領東南大軍跟岐山賊寇大戰了半年多,十分了解岐山賊寇,所以此次即便岐山賊寇“敗”的很真,朝廷大軍勝的也是合情合理,可依舊被他察覺出了岐山賊寇的企圖,於是,一個大膽的計劃就生在了童貫的心頭,他便將計就計,一邊通過各種小事不斷引起太子對自己的不滿,一邊仔細觀察局勢,耐心等待著那一天的到來,至於東南大軍和朝廷的剿匪大計就不在他的考慮之中了,相比太子一旦完全得勢所帶給自己的可怕後果,犧牲幾萬人又算得了什麼?
終於,童貫憑借著多年行軍打仗所養成的敏銳嗅覺確定了最後一步計劃的實施時間,也直到那時他才將岐山賊寇的陰謀透露出了一些,果然如他所料,那個時候無論他再說什麼太子也聽不進去了,而他的目的也正是如此,讓所有人都看到自己為了保全大軍所做到的努力,讓所有人都明白誰才應是即將到來的慘敗的負責人。同時,他還故意激怒太子,讓太子將自己一腳踢走。正是在這樣一個堪稱完美的計劃下,東南大軍如期慘敗,更是幸虧他的及時出手才救下了太子,讓他既成功的扮演了一個悲壯的勸諫者的形象,也成功的扮演了一個不計前嫌的英勇的救世主的形象!太子走了,東南大軍的指揮權也重新落在了他的手中!
當然,這一切的代價也是極其慘重的,十五萬東南主力葬送了十萬人,不但將剛剛收複的地盤再度丟失,更又多丟了許多地盤,眼前的形勢簡直比他剛來東南時還要嚴峻!
不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憑此一事,好不容易才剛剛翻過身來的太子再度被打翻下去,甚至丟掉太子之位也說不定!這一點從梁師成寫給自己的密信中所描繪的皇帝暴怒的反應就可確定一二,一旦如此,太子之位就能一下子順利落到嘉王的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