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在例行的早會上,鄭飛便宣布任命龐萬春為巡察使,代表他巡查各方軍政要務、揪黑打非。
同時鄭飛也特意當著眾人的麵特意囑咐龐萬春,為了能更客觀的查清當前各地所存在的各種問題,不給各地官員以弄虛作假的機會,此行不準他大戰旗鼓,隻準帶少量人員身穿便衣開展秘密行動。
龐萬春當即領命而去,當天下午,龐萬春便率領著十幾名精挑細選的好手一襲便衣離開了江寧府,當然,這一切都是為了掩人耳目,他們真正的目的乃是神不知鬼不覺的進入宋境,然後去往河東路的石州城。
不過,借口雖然是借口,但從上到下卻都相信了,很快,龐萬春要代表統帥巡查各地的消息就傳遍了各地,一時間,各地官員都開始了緊張的準備,各方麵都沒問題的就力求完美,有些問題的就都趕忙解決,怕就怕龐萬春哪一天就突然出現在了自己的大門口。
這些情況鄭飛都很了解,專製社會,這是避免不了的事情。其實不需要龐萬春去查,光靠調查局與“影子”就可以掌握各地官員的第一手活動資料,各地誰做了什麼好事,或做了什麼壞事,亦或是有沒有違紀犯法等等都一應俱全,這也是鄭飛考核各地官員的一個重要參考。
對剛正不阿、遵紀守法、有才華的官員,就可以迅速被發現並得到提拔任用,對違法亂紀的官員,也可以在第一時間給予懲處。
不過鄭飛在懲處犯錯、犯罪的官員上並不會走如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一般的極端,據說朱元璋的家人都是因貪官汙吏而死,所以朱元璋對貪官汙吏簡直恨到了極點,當他建國後就規定,官員隻要敢貪汙60兩銀子以上的,就要處死!60兩是多少?折合成現在也就是六百塊左右,而且處死的方法也很霸道,便是活生生的剝皮,貪汙六百塊就得被活生生的剝皮,並在剝皮後把皮塞滿草置立於公堂之上。當時每個縣都有一個剝皮的場所,叫皮場廟。據說官員經過那裏莫不膽戰心驚,個別膽小的當場嚇暈過去也有記載。
同時,除了剝皮,朱元璋似乎還覺得不夠,又發明了更多專門針對貪官的刑罰,比如用開火燙,燙的裏外開花。又比如那鐵刷子給貪官洗澡搓灰,洗刷刷又洗刷刷,直洗的血肉模糊,慘不忍睹。朱元璋一生究竟殺了多少個貪官?據不完全統計,應該在十萬至十五萬,當然,其中肯定有許多是冤死的或受到株連而死的。
實話實說,老百姓肯定都是很讚同朱元璋的,對吸食民脂民膏、踐踏社會公平的貪官汙吏,老百姓能不恨嗎?包括鄭飛在從心裏也很是讚同的。但讓他做他卻做不出來,因為事實已經得到了驗證,堪稱貪官噩夢的朱元璋最終也還是沒能終結貪.腐,他殺了一批就再來一批,再殺一批就再來一批,殺得屠刀都斷了刃,還是有殺不盡的貪官。對此,朱元璋自己也很是困惑。
這是為什麼呢?有人說是朱元璋沒有實行民主,但民主是在朱元璋死後幾百年才出現的。並且朱元璋也確實民主過,他規定,老百姓隻要發現官員有貪.腐行為,就可以自行動手把官員抓起來送京治罪,沿途若誰敢阻攔,阻攔的人也會被處死。
鄭飛認為,究其原因,是因為朱元璋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方麵,他隻是簡單的要從肉體上把貪官消滅,卻沒有思考官員們為什麼會那麼容易的變成了貪官,即便是麵對殘酷的刑罰也要前仆後繼的繼續貪汙?
原因有二,第一,朱元璋對官員極為的苛刻,俸祿定的極低,像清官海瑞,死時任都察院右金都禦史,這是個相當高的官,放在現在相當於正部級,但他病逝後,他的同事王用汲到他的家裏,翻箱倒櫃,僅找到十幾兩銀子,辦喪事的費用都得朋友們湊份子,可見他的確是窮,窮得讓人肅然起敬。除了像海瑞這種嚴於律己的清官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官員們手中掌握著大筆的錢財,但自己卻得吃糠咽菜,估計誰也受不了那個誘惑。
第二,朱元璋的出身是貧苦百姓,他的部下也大多是貧苦百姓百姓出身,而且由於元朝百餘年來對漢人的殘酷統治與奴役,幾乎完全的摧毀了漢人幾千年來形成的道德體係,人人苟且偷生,隻為活著而活著,漢族的社會道德嚴重倒退!不要小瞧了道德的作用,法律終歸是隻能製止人犯罪,卻無法製止人在心中產生犯罪的念頭。而道德卻至少可以讓很多人自覺的在心中對犯罪產生自製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朱元璋任用的官員的普遍水平比較低也是顯而易見的,官員自私自利,再加上本身的俸祿就不夠花,想著法子貪汙也就不奇怪了。
朱元璋的教訓對鄭飛具有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首先,他證明僅僅是靠血腥的鐵腕治腐是沒用的,沒有人人發自內心的對道德的遵守和自律,僅僅靠外在的製約,輕視道德的作用,無法從根本上消除腐敗。道德並不隻是少數人的事,而是所有人都應該遵守的原則。廣泛的道德要求,一方麵能使人自律,另一方麵也是最強大社會輿論的監督,再加上法律、規定、紀律、製度等等,腐敗現象才能得到真正的遏製。而朱元璋手下人的情況又和天道軍的實際情況有些相似,天道軍的基礎和主體是什麼?是梁山好漢與岐山好漢兩大“山賊”團體,雖然其中不乏學古通今的才士,但大部分人都是出身於貧苦百姓人家,除了哥們義氣,知識與道德水平不高,跟朱元璋的手下相比也不一定強到哪裏去。這就警醒鄭飛必須注重對這些人在思想道德方麵的培養,避免出現朱元璋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