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天下 755,安北的降生(1 / 2)

從龐萬春與花榮領軍進入南京道,一直到夏國派軍進入遼國的這段時間,鄭飛始終都待在滄州沒有南下,他繼續留在這裏一麵是為了給花榮和龐萬春坐鎮後方,隨時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的發生,一麵是為了最近距離的觀察天下局勢的最新變化,

鄭飛與朱武、吳用等人早已對天道軍進入南京道後會究竟對遼、金與耶律淳之間及他們彼此之間產生怎樣的變化做足了分析,預想到了許多種結果及相應的對策,所以他們三方隨之而來的彼此停戰也在這些預料之中,但鄭飛等人認為這種均衡不會持續太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後,首先看破另外兩家虛實的一方必會主動打破這種平衡先發製人,而這也不是鄭飛想看到的,現在對鄭飛來說最為有利的情況就是讓三方彼此製約,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他們三方僵持的時間越久,留給鄭飛的時間也就越多,

所以鄭飛留下來的最根本目的就是預防三國之間的均衡被打破的這種情況的出現,他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一旦出現他最不想看到的情況,他就算冒著危險也要再度插手,但沒想到在這個時候,夏國居然參戰了。

因為在原本的對峙中,金國本身就很強大,自成一方;耶律淳實力最弱,但卻有鄭飛的扶持,即便無法主動攻出去,自保尚且不難;最危險的反倒是遼國,或者說隻是保留著中京道與西京道的遼國,耶律延禧手中缺兵少糧隻是其次,中京西京二道內也隨著大遼的瀕臨滅國而激發出了所有遺留的社會矛盾,民間起義四起,整個朝廷從上到下人心惶惶,所有人都在為即將到來的滅國準備著新的出路,軍心也是低迷到了極點,可以說如果不是鄭飛的突然到來令耶律淳表麵上有了牽製金國的實力,令金國有些投鼠忌器,此時的耶律延禧隻怕早已步上了原本曆史應該有的軌跡,被金國滅了個底朝天。

隻是留給耶律延禧的時間已經不會太多,等金國徹底穩固了上京道,重新積攢起了力量,可以在保證對遼的戰鬥力的同時還能夠分兵防禦耶律淳的話,他們就該繼續對遼國出兵了,到時候耶律延禧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不但他的好日子到頭了,鄭飛的計劃也將被迫進行改變,甚至不得不主動攻擊金國,提前引爆與金國的決戰!

這個時候夏國的突然參戰可以說是恰到好處,立刻化解了這個危機,十萬人的援軍並不算多,卻代表著耶律延禧也有了幫手,即便這個幫手並不如鄭飛那般強大,卻也足以令金國不得不有所忌憚,一旦他們強行進攻耶律延禧,就等於以一己之力對抗遼、夏,還有隨時可能參戰的耶律淳與鄭飛,隻要不是傻子,在沒有絕對的把握之前就不會做出這麼瘋狂的事情!

眼前的這個變化終於讓鄭飛長舒了一口氣,他認為短時間內這片土地上三國鼎立的局麵不再會輕易發生改變,他也可以放心的離開這裏,返回南方去主持大局了。

但在這個時候卻又發生了一件小小的意外,那就是耶律采潔的臨產期也快到了,

耶律采潔既然是“皇太女”,根據協議,她也與花榮和龐萬春一起進入了南京道,並在南京城內的“皇宮”之中見證了耶律淳的登基,接受了耶律淳的封賜,

隨後,耶律采潔本想接著回到滄州,但鄭飛派人告訴她盡管可以多住些日子,尤其是多陪陪蕭皇後,代表他感謝嶽母大人曾經的幫助,因為此時已不同於曾經,鄭飛完全不擔心耶律淳再耍什麼花樣,比如再想軟禁耶律采潔、把她和他們未出世的孩子當做人質之類的,鄭飛料想耶律淳絕對沒有那個膽量在這個時候招惹自己,他就是要用這種方式來告訴耶律淳自己的魄力,

耶律采潔當然非常高興,這一住就是兩個月,待到回來時已是入冬深處,從北向南天寒地凍,耶律采潔挺著大肚子臨盆在即根本無法遠行,鄭飛隻得繼續留在滄州,

除了鄭飛,最關心這件事的還有耶律淳,因為這個即將出世的孩子不同於別人,乃是他必須要選定的皇位繼承人,耶律淳幾乎每天都會派人來詢問最新的情況,蕭皇後自然更是牽腸掛肚,而耶律采潔臨近生產,她脆弱的一麵也開始表露出來,非常思念她的父母,

鄭飛便邀請耶律淳來滄州,讓他這個姥爺親眼見證一下他的繼承人的出世,鄭飛當然是出自誠心的邀請,他也完全犯不著在這件事上耍什麼花樣,但耶律淳卻不敢來,他怕他自己是有來無回反過頭來淪為鄭飛的人質,再來個“挾天子以令諸侯”,隻不過他不敢來卻有人敢來,蕭皇後可不管那一套,說什麼也要去陪著自己的女兒,耶律淳一想這也倒也是個可行的辦法,這件事上可真是馬虎不得,這可是可能關係到自己國祚命運的事情,最起碼讓自己的老婆親眼看一下自己的繼承人的情況,同時也可以親眼監督著以預防那鄭臨風別再耍什麼花樣,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外孫會被“調包”,被那鄭臨風用他與一名別的漢人女子所生的孩子調包,欺騙自己的女兒和自己,雖然這種可能性非常的低,卻也不得不防,